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七年级语文教案



Tags: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4      ★★★ 【字体: 】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4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0:06:46   点击数:[]    

教学目标

  1.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3.增强关心、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设计思路

  本文内容通俗易懂,知识丰富,学生阅读兴趣浓厚,注意引导学生阅读,主要是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同时对说明语言和说明方法进行复习。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出示挂图。)

    让学生辨认大熊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国宝”的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也可以让学生描绘一下大熊猫的特征。(只要抓住特征就可。)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国宝——大熊猫》。(板书课题。)  

  2.作者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l,也可以用小黑板代替

    作者叶永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浙江温州人。作品颇多,前期有中篇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荣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后期以报告文学为主,有传记《张春桥浮沉录》《王洪文浮沉录》《陈伯达其火》等。

  要求:了解作者。  

二、自主学习  

    师:本文内容丰富,用语准确,希望大家在这节课中能有所收获。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文章重点告诉了我们有关哪些大熊猫的知识?   

    4.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5.学生讨论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3。)   

    憨态可掬笨拙濒危 貘 上林苑  邛崃   

 璀璨  北碚分娩翌日繁衍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韵,请其他同学进行纠正。

  2.文章重点告诉了我们有关哪些大熊猫的知识?   

  明确:(在德国受到“贵宾”待遇。人见人爱。它是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形象:长相俊俏,神态温驯。在国外受到欢迎。分布地域狭窄。大熊猫的得名。属食肉目,却喜食竹,且食量很大。活动范围与季节有关。性情孤僻繁殖

艰难。因此,它是名副其实的“国宝”。)   

    注意:上述内容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要求:熟悉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

    3.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明确:由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可根据情况补充下列内容:  

    (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

    (《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

    (绝大部分山岭都是悬崖绝壁。)  

    要求: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   

    4.学生讨论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明确:主要由学生回答,教师根据情况予以引导和指导。

    (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列数字、引用说明、举例子等。)

    5.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与同桌进行交流。(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6.重点研讨课文第12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片4。)

  ①大熊猫为什么弃荤食素?用原文话回答。

  ②指出本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

  ③“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中的“有时”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④概括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①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注意:“据科学家研究”不能遗漏。

  ②列数字。

  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④主要介绍了大熊猫弃荤食素的由来和吃竹子的有关情况。)(意思对即可。)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本堂课的收获。(不必只局限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七、布置作业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部分。

板书设计

国宝——大熊猫

一、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二、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三、理解说明方法。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口计》教案三则

  • 下一篇文章:我是这样教《走一步,再走一步》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4”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4”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秋天(网友来稿)
  • ››《柳叶儿》教学设计1
  • ››春(第一课时)
  • ››《皇帝的新装》有关资料:关于童话...
  •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
  • ››《社戏》教学设计(3)
  • ››《郭沫若诗两首》三课时教案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散步》教案设计2
  •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4
  •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2
  •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1
  •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3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