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 |
|
|||||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3:50:14 点击数:[] ![]() |
|||||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 江西万载黄茅中学 龙永忠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体会并掌握挑读法 导入:有人讲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一个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要准备猎枪和干粮。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只知道积蓄知识,而不懂得与此同时,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那么,他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就像猎人走进森林,只带干粮没带猎枪一样。没有猎枪,干粮带得再多,也会很快地消耗殆尽。如果有一支猎枪,并能运用自如,那么还愁没有吃的吗?这番话比喻生动,意味深长。说明了掌握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是何等重要。 所以今天,就来体味一种阅读的好方法——挑读法。 一、齐读明大意。 1、挑出你们认为不认识的字词,大家相互质疑,或自己自查工具书解决。 2、选出你认为最不好理解的三至五个词,联词成段,说个小片断。 3、课外用最为工整的楷书摘录这些词语,每个词摘录三遍。 二、挑词理线索。 1、从文中挑出关键词,补全下列两个题目的空白。 分小组讨论后补全空白: ①小溪 → → → (小河、大江、海洋) ②枯树桩 枯黄的草→ → → (乌鸦、泥沙、沉船) 2、请思考:在小溪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四次阻力,你认为代表了生活中哪种人?而小溪成长的四个阶段你认为又代表了生活中哪种人?小溪成长的各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三、挑句悟主旨。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两个话题,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1、请同学们快速挑读全文,挑出文中不断反复出现的一句语话。 2、请谈谈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妙用?并联系生活谈谈你对这句不断反复的话有何看法。 四、挑段评妙语。 1、自由朗读。 2、挑出喜欢的妙段,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学生自由发言展示。 五、迁移训练。 运用“挑读法”阅读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的配语文版七年级语文课本的自读课本P147页的童话作品《小螳螂学艺》,并在空白处作出自己的评点。 后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探究童话的特点,并试写童话。 一、提供参考料。 1、阅读教材P112页的第五单元说明。 2、听读几段材料: ① 周扬论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② 贺宜谈童话 童话中的形象是从生活中来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甚至也不是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童话的形式是象征性的形象,并且具有极大的夸张性。 二、分角色创造演读课文。 在班上选4位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说不同阶段小溪流成长的情况。 三、探究发现并简述童话的特点。 请学生根据以上参考材料,有理有据地讨论童话的特点,准备好后发言。 四、迁移训练: 完成片断童话创作《 的歌》。 1、起草准备。 2、学生发言教师精要点拨。 2004-12-10根据教学实践后改进设计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