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 |
|
|||||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三则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3:49:34 点击数:[] ![]() |
|||||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三则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 《蔚蓝的王国》这一散文诗的作者屠格涅夫,用他的笔,在近古稀之年,借助神奇的想象,采取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独特文学样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蔚蓝色的大海图。教学本文应倚重于诵读。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感悟,在优美的旋律中读懂文章内涵,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领悟作者歌颂之所在。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放录像:欣赏录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这一美丽神奇的画面。 2.板书课题、作者。 3.教师导语,设置情景。 同学们,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在他的晚年创作的散文诗《蔚蓝的王国》中用极其优美的语言,通过梦幻的手段,把一个充满神奇充满爱的海上世界描绘得如同天堂一般,如诗如画如歌,寄托了他美好的情怀。 二、配乐配景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三、学生自由阅读,欣赏全文。 屏幕上点出具体要求: 1理清作者思路,按文章内容、你的理解将全文分成几大部分,思考并在草稿本上写出各部分大意,后交小组讨论。 2圈点画出优美的词句。 3勾出你最喜欢的句或段,对课文进行品读、理解,并进行小组交流,解决课后练习二,教师到小组指导帮助阅读(因课后练习二有一定难度)。 4.《蔚蓝的王国》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美丽神奇)比较欣赏配乐朗诵《天上的街市》全文:想想两文所想象的世界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要求学生作答,老师点拨) 5作者是怎样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神奇的世界的? ——品味文章形象化、人格化的描写,体会语言的魅力。 作者所见: 作者所闻:(1)闻味,(2)闻声 作者所感: 6着重朗诵某些片段,体会意境,并请回答作者用如此美丽的语言要歌颂或者表现什么? ①他们像我一样年轻、快乐、幸福。 ②我们看到一些岛屿,晶莹明澈的仙岛,岛上的碧玉宝石光彩夺目。 ③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她,我们每一个人都爱着的那个人——她就在这儿。 7置疑 (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提问,教师答疑。) 8布置课后迁移练习。 口头作文:一片……的世界。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 《散文诗》是屠格涅夫一生创作活动的最后一个里程碑,这些文章,像是散文和诗熔炼成的合金,结实、厚重,内涵丰富。又像压缩了的弹簧,具有浓厚的激情和内在的力度。因此应把这些抒情小品“今天一篇,明天一篇”地慢慢品读。 课型:品读赏析型 教学步骤: 一、请谈谈你所知道的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有关情况。 二、采用多媒体打出屠格涅夫在1878年6月写的另一篇散文诗。 老人 阴暗、艰难的日子来临了…… 自己的疾病,亲人的痛楚,老年的凄凉与黯淡……你所珍爱、你为之献身的一切,正在一去不返地衰败和瓦解。生活已走着下坡路。 怎么办呢?痛惜?悲伤?与己、与人,这都毫无用处。 在那枯萎、虬曲的树干上,树叶变小、变稀了,可是依然那样翠绿。 你也收缩起来吧,走向内心,沉湎于自己的回忆之中吧——在那里,在凝神沉思的心灵最深处,你往昔的、只有你一个人理解的生活,将会在你面前闪现出它那芳香的、仍然新鲜的绿意,闪现出春之爱抚与活力! 但要警惕呵……可别朝前看,可怜的老人! 三、配乐朗诵《蔚蓝的王国》,体会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并思考下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小组讨论、探究: 1两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何不同? 2《老人》一文中这位近乎是作者本人的老人面对即将来临的生命的终点,有些什么样的复杂感受?请站在老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替老人想想。 3用自己的话描绘《蔚蓝的王国》中的那一片神奇的世界,尽量将下边的词用进去;天蓝蓝、海蓝蓝、海天相接、恬静、安详、美丽、乘舟、荡漾海上,惬意、颤栗、酬唱、陶醉、幸福。 4两篇文章的主题有何不同? 四、归纳小结 1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来到“蔚蓝的王国”做了一个美丽而神奇的梦,梦中的人健康快乐,梦中的景迷人神奇,梦中的情热切、感人,老人陶醉了,他备感幸福、愉快,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生活、美好的青春、美好的爱情让老人忘掉了自己的年龄而沉迷其中,放声高歌:“大自然好美。” 2谈谈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风格 【教学设计C】 课型:自读自悟型 课前准备:阅读自己摘抄本中的借景抒情的短文两篇,体会作者怎样做到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教学步骤: 一、交流读短文心得,要告知题目、作者、主要内容、你最欣赏之处(目的:检查预习)。 二、运用多媒体,欣赏一组平静时候的大海的图片。 三、听录音:配乐朗诵《蔚蓝的王国》,请记住几个好的词和美句。 四、请打开课文,放声诵读全文,画出你最欣赏的几个句子,谈出欣赏的理由。 五、点拨:作者屠格涅夫运用富有自然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塑造神奇美丽的大海形象,抒发心中对美、对大自然、对幸福、对青春、对爱的无比崇敬和向往,景与情紧密结合,情景交融,写出了关于想象中的大海的脍炙人口的散文诗名篇《蔚蓝的王国》。 同学们,前人没有办到的,我们要力争办到;前人已经办到的,我们肯定能办到。现在老师下达任务,仿照《蔚蓝的王国》写一篇或一首借景抒情的短文和诗歌,并小组朗诵,选出优胜者,参加今日“即兴作文擂台赛”冠亚军争夺赛。奖品:“荣誉作家”桂冠。同学们谁英雄,谁好汉,作文场上见,动手吧! 1.15分钟写作2.小组交流,每组评出1-2名优胜者3.全班朗读,投票选出冠亚季军4.颁奖 【资料整合平台】 屠格涅夫晚期的主要作品是《散文诗》(1878—1882年)。这部优美的散文集的内容和倾向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的表现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如《门槛》《俄罗斯语言》),有的则充满怀疑和悲观情调(如《斯芬克斯》《无巢》《蔷薇曾经多么娇美……》),有的是描写种种美好的景物和快乐的人们,通篇充溢着激情(如《蔚蓝的王国》)。 屠格涅夫说过:“准确而有力地表现真实和生活实况才是作家的最高幸福,即使这真实同他个人的喜爱并不符合。”他确实忠于这个现实主义原则,有时甚至能超出贵族自由主义立场的局限。他虽然长期侨居国外,却能迅速及时地反映俄国社会现象。他的全部创作几乎成了19世纪40至70年代的俄国社会生活的编年史。屠格涅夫有高度的爱国主义感情,笔下的主人公很多和祖国命运密切相关。他对俄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尤其是对长篇小说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以擅长塑造少女形象著称。《罗亭》等长篇和《阿霞》《初恋》《春潮》等中篇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都写得跃然纸上。屠格涅夫善于写景,能够刻画自然景色的瞬息万变,又能赋予诗意和哲理,有时还赋予象征意义;这些描写不仅是人物心境变化的反映,而且往往成为情节转折的契机。屠格涅夫是真正的语言艺术家,对俄罗斯语言规范化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列宁在列举俄国的语言大师时,首先提到了他。他的风格简洁、朴素、细腻、清新,富于抒情味。他的忧郁的气质,又使作品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新疆/李亚彬)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