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七年级语文教案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1      ★★★ 【字体: 】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1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3:47:02   点击数:[]    

学习目标:

      1. 正确、简洁地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并说出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2. 比较今昔过年习俗的异同,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学习重点: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

      学习难点:能说出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对过年的独特感受。

      教学方法:

      1、在教学中,主要运用情景教学、对话教学等方法。

      2、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3、坚持以“读”为本,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学会朗读、速读、跳读等阅读方法。

      媒体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包括文本、影音、动画等。

      教学设想:

      教学程序总体设计按纵横结构展开。即以“过去—现在—未来”为“纵线”,由对文中所写旧时习俗的了解,引起对现今过年习俗的思考,进而激发对未来过年方式的憧憬。“横”则指以知识、能力、情感目标为主题构成的概括习俗、比较异同、探究联想三大板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媒体播放《新年好》,师生同唱导入新课。唤醒学生对过年生活的情感体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2、 媒体出示图片,启发学生谈过年感受,产生了解过去过年情形的欲望,自然引入本文教学。

      二、出示课题和作者

      三、第一板块教学:研读课文,了解过去

      (一)、媒体显示学习目标1:正确、简洁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学生齐读)

      1、整体感知课文,教师指导阅读的方法(媒体出示):

      读一读:正确流利

      想一想:写了几件事

      比一比:哪一组概括得正确又简洁(如:吃腊八粥)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生字词相互质疑。

      3、自主思考,写了几件事。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圈点批注,理清条理,加以概括。

      4、小组合作,集中各成员的概括,并交流明确。(实物投影各小组归纳的几件事,学生点评,评出最佳。媒体显示教师归纳的十件习俗,供学生参考)

      (二)
      、放影片《祝福》片段(出现祭祀用的鱼,画面静止):要求学生同样能用正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影片中反映的习俗(能力迁移);说出鱼所寄托的寓意(学生:年年有余)。点年年有余的动画图,引出本板块的难点。


      (三)、深入探究:春节习俗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1、媒体出示送灶图和包团子图,这些习俗包涵了人们的哪些期盼?(学生答:平安、团聚……)

      2、课文中还有哪些习俗分别寄托了人们的哪些期盼?(学生阅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大致能回答:健康、幸福、美满、来年丰收、邻里和睦……)

      3、媒体出示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用含义深刻的对联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课后深入探究习俗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四、第二板块教学:拓展延伸,比较今昔

      媒体出示学习目标2:比较今昔过年习俗的异同,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齐读)

      (一)、现在的年是怎么过的?与过去相比哪些过年习俗已消失或被发扬光大了?

      现在过年又出现了哪些新的方式?(媒体重现十件过年习俗)

      (同桌讨论、学生交流:挑绒花、除夕夜等等变化比较大;新的过年方式如:网络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外出旅游……)

      (二)、针对这种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

      1、课文作者刘绍棠对过去的过年有着怎样的感受?(学生答:留恋、怀念)要求找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的感受。

      2、快速阅读、跳读《饺子过年》、大学生谈过年等拓展性资料,找出作者对过年感受的句子,使学生自主加入探讨。(学生交流,媒体显示)

      3、教师充当主持人,以“过年大家谈”的形式引导学生说出切身体会,学生展开辩论。学生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寄托的文化内涵谈感受。

      教师小结,强调习俗变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吸收其中的精华,启发学生追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并自然转入第三板块的教学。

      五、第三板块教学:激发创新,畅想未来

      学生展开联想、想象,畅想未来的年会怎么过。(媒体显示节日图片)

      小组讨论,组长代表小组作班级交流。

      六、师生共同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春节哪些方面的知识?你对春节感兴趣了吗?你还想知道有关春节的哪些知识呢?

      七、激发问题意识,形成探究课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学生说说对过年的哪些问题产生了兴趣,还形成了哪些新的问题?(学生大致想知道的有:过年的由来,春节的传说,其它的春节习俗,本地的春节习俗,不同民族的春节习俗,过年的饮食文化……)
      并进而指出产生问题即形成了课题,促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揭开课题研究的神秘面纱。并将此作为一个中长期作业。

      探究方法指导:媒体显示有关图书资料和网址(超级链接,打开网页,让学生浏览);询问身边的人。

      八、结束教学。(媒体播放新年钟声,投影出示: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

      学生即兴发言,教师赠言:愿同学们每一天都象过年一样精彩、快乐!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绿色蝈蝈》教案设计

  • 下一篇文章:《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7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本命年的回想》教案1”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本命年的回想》教案1”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秋天(网友来稿)
  • ››《柳叶儿》教学设计1
  • ››春(第一课时)
  • ››《皇帝的新装》有关资料:关于童话...
  •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
  • ››《社戏》教学设计(3)
  • ››《郭沫若诗两首》三课时教案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散步》教案设计2
  • ››《本命年的回想》课堂实录
  • ››《本命年的回想》教学谈
  •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3
  •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4
  •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1
  •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5
  •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2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