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 |
|
|||||
幽径悲剧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3:46:57 点击数:[] ![]() |
|||||
学习目标 1. 感知课文,了解谋篇布局的特点;层层铺垫。 2. 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拟人手法的作用。 3.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同目标2、3。 布置预习 1. 识记生字词,巩固两遍。 2. 熟读课文,思考: ①这是一场什么悲剧?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②用括号标出文中运用拟人手法的语句。初步感知其妙处。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计问题情境:这是一场什么悲剧呢?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后进生答。)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谋篇布局的特点 1.自学引导: (1)轮流朗读课文。 (2)思考: ①第一部分(1-11节)写了哪几层内容?这与悲剧有什么关系?(提示:找每一节的中心句或关键词语。) ② (3)小组合作讨论:3分钟。 2.师生共同讨论,请优等生补充或更正。 明确:①1-11节先从幽径的情况写起,接着写燕园的古藤,再写燕园的古藤被砍,第11节才写到幽径的这棵古藤被砍(幽径悲剧)。前面的内容为悲剧层层铺垫。 3. 师小结:作者采用层层铺垫的手法来构思全篇,大有曲径通幽之趣。古藤被砍后,作者的心情如何呢?(找关键词语或情景交融的句子。) 三、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12-16节),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 自学引导 (1)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12-16节) (2) 讨论:①哪些词句充分流露出古藤被砍后作者的心情?随文圈点。 ②作者采用了哪种特殊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提示:抒情的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③作者对自然物的感受特别深切,感情特别丰富。谈谈你对这位老教授的心灵,有些什么感受? (3) 小组合作讨论,并推选代表发言,时间为5分钟。 2.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明确:①有“痛苦”“悲哀至极”“害怕不敢”等词。 ②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诉枯藤之悲,抒发自己的悲哀、惆怅的心情。 ③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同时,委婉地批评了有些人不关心自然,不关爱生命。 3、师小结:我们应学习这位老教授,爱护一草一木,因为它们也是有生命的。 四、品读佳句,理解拟人手法的妙处。 自学引导: 品读11节和14节, (1)举一两例,说说拟人手法的妙处。 (2)小组讨论,时间为4分钟。 (3)师生共同讨论,明确: 如:第12节中“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接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运用拟人的手法,反复写“微笑”,并结合抱怨比喻写被砍后的古藤,“悲”味十足,感人泪下。 第14节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古藤在哭泣,实际上是作者自己在哭泣。感人至深。 (4) 师小结:作者用富有深情的笔触描述了燕园幽径的一棵古藤萝被砍的悲剧,抒发作者悲哀、惆怅的感情,表现了作者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同时,折射出人性的善恶。 五.当堂检测 见《自主学习》第119页上的“语段研读”。 六.布置作业 1.预习《散步》,熟读课文,识记生字词,并巩固三遍。 2.观察或回忆身边的破坏环境、损坏公物的事,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300字以上。(中等偏上的同学完成)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