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七年级语文教案
   二十二毛泽东词二首(苏教版)      ★★★ 【字体: 】  
二十二毛泽东词二首(苏教版)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3:40:42   点击数:[]    

二十二毛泽东词二首

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1.体会作品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

    2.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

中接受美的熏陶。

    3.理解作者通过描绘北方雪景所抒发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

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品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

    2.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

中接受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多媒体、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朗读,体会词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进而体会语

言运用的准确性,学习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从人民大会堂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国画说起,这幅国画以毛泽东同志的《沁

园春雪》为主题,画的一边是一片白茫茫的江山,“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画的另一

边,在云海茫茫中旭日东升,照耀大地,显得“江山如此多娇”。(多媒体展示《江山如

此多娇》巨幅国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毛泽东的这篇著名词作《沁园春雪》。沁园春,是这

首词的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板书课题。)

   2.作者介绍。

  让学生进行介绍。

  要求:了解作者。

二、自主学习    ’

    师: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生花的妙笔,写景论史,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

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

奋斗。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1。)

    1.认真读课文,朗读,或默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这首词,注意朗读的节

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

    3.上阕描写了什么景象?上阕可分为几层意思?

    4.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5.一个动词“望”字领起第二层,统领到哪一句?“望”字底下,展现了哪些具体

的景观?    ‘

    6.后三句,哪三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7.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2。)

    沁园春莽妖娆素裹成吉思汗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不正确的,请其他同学起来纠正。

    2.上阕描写了什么景象?上阕可分为几层意思?    一

    明确:(上阕描写了北方的雪景。上阕共十三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前三句概

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像中的景

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3.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明确:(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到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所

写景物视野辽阔,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窍天空,雪姿轻

盈。一静一动。“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出了辽阔的

视野。)  

    4.一个动词“望”字领起第二层,统领到哪一句?“望”字底下,展现了哪些具体

的景观?

    明确:(“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景观,尤其是长城、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

的辽阔。)(让学生思考、交流:作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

    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

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明确:(“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赋予群

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舞”、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

万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让学生体会并说出比喻、拟人

修辞格的表达作用。)

    6.后三句,哪三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明确:(“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像。

    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

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

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教师展示图片,让学生看图想像、交流。然后用语言

描述出来。)

    7.教师小结:上阕写北方的雪景,作者先写眼前的实景,再写想像的虚景,虚实

结合,动静结合,写出了北国的美丽风光,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同顶天立地的巨人,他的

胸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达。作者的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发,充满对祖国山

河的热爱。

  8.学生朗读诗歌上阙,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9.重点研讨词的下阙。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片3。)

  ①找出词中的过渡句,并体会其作用。

  ②“惜”字的内容、含义及作用。

  ③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①“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作用是:承上启下,由描写景物

转入评论历史人物。    ‘

    ②对中国历史上的有重大业绩的封建帝王文治不足表示惋惜,领起下文至“只

识弯弓射大雕”。

    ③“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论历史人物到赞扬当代无产阶级和革

命人民,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主题。)(学生一起背诵这三句,再听

这三句的录音,进一步把握这三句的朗读,进一步体会这三句词的气势、作用。)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不必只局限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

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七、布置作业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

板书设计

    沁园春雪   

    上阕:写景抒情,赞壮丽山河。

    下阕:评古论今,颂当代英雄。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归园田居》教学设计3

  • 下一篇文章:《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二十二毛泽东词二首(苏教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二十二毛泽东词二首(苏教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秋天(网友来稿)
  • ››《柳叶儿》教学设计1
  • ››春(第一课时)
  • ››《皇帝的新装》有关资料:关于童话...
  •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
  • ››《社戏》教学设计(3)
  • ››《郭沫若诗两首》三课时教案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散步》教案设计2
  • ››二十二毛泽东词二首(苏教版)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