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七年级语文教案
   《夸父逐日》与《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 【字体: 】  
《夸父逐日》与《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3:37:30   点击数:[]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与《两小儿辩日》
  【教学目标】
  1. 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 了解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有执著的探索精神;
  3. 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教学设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同学们对语文感兴趣,我认为办法之一就是不断地换换上课的花样(尤其是文言文),如:课本剧、朗诵比赛等。本文两篇文章篇幅短小,内容并不难懂,故教学时重点应放在朗读和背诵上。但朗读与背诵离不开字词句的理解,于是我想到了每节课的三分钟演讲,想先让大家整体感悟两个故事,然后引出一场擂台赛。
  【课前准备】
  1.分好两大语文兴趣小组的任务;
  2.反复朗读两篇短文。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悟:
  1.(第一大组代表)三分钟演讲(由一位同学讲《夸父逐日》的故事,一位同学拿道具太阳、桃林,一位同学演夸父。)
  2. 评讲三分钟演讲引出第二大组自认为更胜一筹的节目《两小儿辩日》(旁白1人,两小儿2人,孔子1人,孔子的学生1人,老师可参与扮演孔子。)1
 
  3. 两小组皆不认输,引出老师准备好的一场擂台赛。
  二.重点研读:
  1. 老师给两大小组分任务:第一大组负责《夸父逐日》问题解答;
  第二大组负责《两小儿辩日》问题解答。
  2. 老师提要求:a.各大组把本组所负责的文章读熟、读透,预测老师可能会提哪些问题。(字词句读背都要注意。)
  b.分组讨论:相互解答本组成员所提出的疑问(侧重读与背)。
  c.其间,老师为了让学生全员参与,可把两大组学生的学号分别放在两个抽签盒中。
  三.合作探究:
  1.擂台赛开始:
  (1).老师先分别从两个抽签盒中各抽一个学号,读本组所负责的课文,老师选出读的最好的为擂主先答题,如答不出来,有两次向本大组求援的机会,答对一次得一分。
  (2).老师出题:.《夸父逐日》:(如第一大组为擂主,先出以下各题)
  a、生字注音:逐 渭 泽
  b、生词解释:逐走 入日 不足 大泽 邓林
  虚词:饮于河、渭 道渴而死 弃其杖
  c、翻译句子:饮于河、渭 道渴而死 化为邓林
  d、删去标点,读全文(略)。
  E、三分钟内背诵全文。
  《两小儿辩日》:(如第二大组为擂主,先出以下各题)
  a、生字注音:盂 孰 汝 沧
  b、生词解释:辩斗 去人 日中 盘盂 沧沧凉凉
  虚词:问其故 一儿以日初出远 而日中时进也
  c、翻译句子: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及其日中如探汤 孰为汝多知乎
  d、删去标点,读全文(略)。
  E、三分钟内背全文。
  (3)老师统计总分,选出下一轮(附加题)擂主。
 
  (4)附加题: 《夸父逐日》:说说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
  《两小儿辩日》:由“孔子不能决也”你受到什么启示?
  (5)师生共同评出这次擂台赛的冠军,给予鼓励。
  (6)全体同学齐声朗读两文。
 
  四、课内延伸。
  联系实际启发学生学习古人执著探索的精神和谦虚诚实的品德。
  1)、《夸父逐日》这篇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可联系同学们平时的学习情况,鼓励大家要像夸父那样在学习上做到坚持不懈、敢于探索。
  2)、〈〈两小儿辩日〉〉这篇短文说明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是无穷尽的,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所以要谦虚诚实,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可联系同学们平时的学习情况,告诫大家学习中不能不懂装懂,要谦虚好问,才能有所收获。
  五、布置作业。
  (1)〈〈读〈夸父逐日〉有感〉〉或〈〈读〈两小儿辩日〉有感〉〉
  要求:A 字数300字左右。
  B 要联系实际。
  (2)两大兴趣小组在练习本上完成刚才对方的赛题。
  专家点评:
  这一教学设计渗透着“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它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它关注学生的发展,力图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既注重合作是学习,又注重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强调了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言”,即积累文字法、词法等知识,构建其知识结构,又不淡化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文”,即从文本中获取审美体验。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语》十则教学设计5

  • 下一篇文章: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夸父逐日》与《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夸父逐日》与《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秋天(网友来稿)
  • ››《柳叶儿》教学设计1
  • ››春(第一课时)
  • ››《皇帝的新装》有关资料:关于童话...
  •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
  • ››《社戏》教学设计(3)
  • ››《郭沫若诗两首》三课时教案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散步》教案设计2
  • ››《夸父逐日》译文
  • ››《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教案1
  •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 ››《夸父逐日》与《两小儿辩日》教学...
  • ››《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教案
  • ››《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教案2
  • ››《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教案3
  • ››《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教案4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