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七年级语文教案
   作文教学的另一片天地      ★★★ 【字体: 】  
作文教学的另一片天地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3:20:36   点击数:[]    

作文素材从何而来?许多同行认为现在学生生活枯燥单一,应提倡丰富学生的生活,通过参观旅游、参加劳动等多种活动来解决作文素材的问题。这确实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然而“现成”的学生生活的另一大天地——各种学科的学习,在习作教学中往往被我们忽视了。这可是指导学生习作的一大损失。现在各学科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特别是现代教育倡导活动型、实践型教学方式,因而各学科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源泉。如:自然教学中,中高年级近一半的教材有实验或教师演示实验,或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实验新奇有趣,像磁铁般地吸引着学生,学生积极性高,体验深刻,这些实验不失为习作的好素材。再如:数学学科中的测量、统计,美术学科中写生、想象画、工艺、雕塑体育学科中技能技巧的学习,紧张激烈的竞赛,小型活动的游戏,音乐学科中的音乐欣赏、即兴表演;思想品德、社会学科的社会调查……所有这些内容,都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事,耳闻目睹,各种感官参与活动,感触良多,是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

            语文教师平时要做存心人,粗知其他各学科的教材内容,加强于各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深入学生中,及时了解各学科教学的相关情况,从中精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课堂习作训练的内容。如四年级自然课上了《大气压力》后,我从学生那儿了解到大家对课堂上的实验兴趣浓烈,就把这次实验作为一次习作教学的内容,指导学生写一次实验。学生感到有话可写,兴趣很高,没有一点畏难情绪。如一位同学以《金刚神——大气压》为题目写道:

            
            又到了我最喜爱的自然课了,只见陈老师拿着带吸盘的挂衣钩走进了教室。我想:干吗要拿两个挂衣钩呢?难道陈老师上课还要挂衣服吗?正在我迷惑不解时,突然陈老师打断了我的思绪,亲切的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小实验。下面我要请两位大力士来完成。”说完,他就请了两位同学上台。先让他俩把两个挂衣钩的吸盘合并在一起,然后让他俩再把挂衣钩拉开。只见号称大力士的汤夏恒脸憋的像熟透了的红苹果,人小一些的丁震脸绷得像只青苹果。结果,两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没能将合并在一起的小小挂衣钩拉开。大家都陷入了沉思:这究竟是什么力量把它们紧紧地贴在一起呢?这时陈老师告诉我们:“在1654年,德国科学家奥托•格里克在马德堡城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两个空心的铜半球合在一起,抽掉了里面的空气,两边系上绳索用马拉,加了一匹马又加一匹马,一直加到每边8匹马时,才把它们拉开了……

            这时我感到惊讶极了,大气的压力竟这么大,真像一位金刚神。

            由此可见,学科教育有着广阔的写作下素材,只要我们积极地开拓它、利用它,必有助于学生习作能力了的提高。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丑小鸭》教学设计7

  • 下一篇文章:综合实践活动:漫话探险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作文教学的另一片天地”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作文教学的另一片天地”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秋天(网友来稿)
  • ››《柳叶儿》教学设计1
  • ››春(第一课时)
  • ››《皇帝的新装》有关资料:关于童话...
  •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
  • ››《社戏》教学设计(3)
  • ››《郭沫若诗两首》三课时教案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散步》教案设计2
  • ››作文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
  • ››作文教学设计的系列化和课型的多样...
  • ››作文教学案例:作文的泥土
  • ››作文教学案例:快捷观察
  • ››作文教学案例:细节的刻画
  • ››作文教学案例:打开真情的闸门
  • ››作文教学案例-让写作快乐起来
  • ››作文教学“四步骤”
  • ››作文教学三技法
  • ››作文教学设计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