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七年级语文教案
   第八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七年级人教版)      ★★★ 【字体: 】  
第八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七年级人教版)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3:18:37   点击数:[]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李大钊

学习目标 

 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感情。

3.领悟课文的语言美。

重点难点

1.重点

(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感情。

2.难点领悟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给下面加点字注音:,逼狭(xia2)  崎岖(qi2qu1)  阻抑(yi4)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生词:

  (1)逼狭:狭窄。

  (2)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3)阻抑:阻挡、抑制。

  (4)回环曲折:曲折环绕。

  (5)亦复如是:也是这样。

  3.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入天津法政专门学校学习,1913年赴日本,就学于早稻田大学。1916年回国,任北京(晨报>主笔。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1920年9月,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嗣后,对党的建设,工人、学生运动,统一战线,均有重大贡献。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李大钊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著作有《守常文集》(1939年出版)、《李大钊选集》(1959年出版)、《李大钊诗选注》(1979年出版)。

    2.导语。

    本文写于五四运动之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社会黑暗到了极点。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

    三、正课

    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质疑:课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请归纳各段的段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说明人类历史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艰难险阻的境界。

    第二段:以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

    第三段:以旅途征人以冒险为美趣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

    第四段:谈到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

    第五段:以扬子江、黄河比喻我们的民族精神。

    3.质疑:什么是课文中所提倡的“雄健的精神”?

    讨论并归纳:“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雄健的精神”也就是这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4.质疑:怎样理解课文“奇趣横生”、“冒险的美趣”、“一种壮美的趣味”、“人生最有趣味的事”中的“趣味”?

    讨论并归纳:这种种趣味,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一种值得回味的经历。高尔基在《海燕》中叫做“战斗的欢乐”,毛泽东则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快乐”、这“乐”,就是本文中的“趣味”。    一

    5.质疑:本文用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试找出文中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作者什么情怀?

  讨论并归纳:

  (1)用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长江大河有时在平原上一泻万里。有时却在丛山叠岭中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亦复如是”。

    (2)用旅行来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3)用扬子江黄河比喻中华民族的精神。

    (4)用“浩浩荡荡”比喻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5)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

    (6)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7)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喻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8)用“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比喻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  这些比喻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

    6.质疑:本文结尾说:“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个看法对不对?为什么?试分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讨论并归纳:中华民族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所逢的“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但完全不必悲观。适逢其会,是弄潮儿大显身手的千载不遇的好时机。具有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斗争的雄健精神的革命者,为了建造繁荣昌盛的新中国,就会满怀豪情,在奇绝壮绝的斗争中获得“壮美的趣味”。

    7.质疑:在今天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长征途中.还要不要雄健的精神?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在今天,也同样会“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遇见“崎岖险路”,出现“奇绝壮绝的境界”,仍然需要我们拿出雄健的精神,建设我们美好的祖国。

  8.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小结

  本文作者以长江大河奔流向前比喻中华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历史征途,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气魄雄健豪壮,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五、板书

人类历史道路     艰难国运

民族生命进程     雄健精神

人类历史生活—-  壮美趣味--以情行文以理服人

中华民族史路     雄健国民

中华民族精神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二、三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七年级语文上册《金盒子》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时光老人的礼物》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第八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七年级人教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第八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七年级人教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秋天(网友来稿)
  • ››《柳叶儿》教学设计1
  • ››春(第一课时)
  • ››《皇帝的新装》有关资料:关于童话...
  •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
  • ››《社戏》教学设计(3)
  • ››《郭沫若诗两首》三课时教案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散步》教案设计2
  • ››第八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七...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