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七年级语文教案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 【字体: 】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3:13:44   点击数:[]    

《论语》十则

[创新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读字词;2.理解各则语录;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二、教学思路

    板块式教学思路,全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三个板块。

    三、创新意图

    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

    第一个教学板块:认读课文。(15分钟左右)

    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

    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

    3.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

    4.分“则”朗读课文,每读一则,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

    5.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

6.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第二个教学板块:析读课文。(12分钟左右)

    1.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学们试作批注,概括每一则的内容大意。

    3.教师指导同学们运用“    与学习有关”这个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有关,与学习习惯有关”,又如“‘不耻下问’与学习态度有关”等。

    4.教师指导同学们就课文中喜欢的成语或短语说话,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第三个教学板块:理读课文。(20分钟左右)

    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整理课堂笔记(或者老师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在“成语”类记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3.在“名言警句”类记下:

    ①用于学习态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②用于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默而识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③用于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师

    ④用于思想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用于人生感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⑥用于日常生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难句翻译”类练习: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⑤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下课之前,同座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分类式学习笔记”。

[创意说明]

    此教学设计的亮点在于“分类式学习笔记”。

    这是一种整理性的课堂学习活动,也称作“理读”。而同时这也是一种带有理性色彩的课堂学习活动,它所养成的是一种分类整理的能力及习惯。这种:能力及习惯训练得越早,学生对语言材料归类的意识就越强。而“归类”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

    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习笔记”,是在向传统的做法挑战:平时课堂上,学生花大量时间记录的、知识零散的课堂笔记,包括对教师苦心设计的大量板书的笔记,在知识积累、能力培养、习惯养成和提高教学效率上,作用到底有多大?

    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习笔记”,同时也是在依循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立意高远的课堂实践活动。

    学生实践活动的问题,是新大纲最为着重强调的内容之一。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这样陈述道:“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这是在告诉我们,学生应在我们的语文课上进行充分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一点,现在已是不容置疑的了。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语文教案-陈涉世家

  • 下一篇文章:10、社戏(2课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语十则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语十则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秋天(网友来稿)
  • ››《柳叶儿》教学设计1
  • ››春(第一课时)
  • ››《皇帝的新装》有关资料:关于童话...
  •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
  • ››《社戏》教学设计(3)
  • ››《郭沫若诗两首》三课时教案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散步》教案设计2
  •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 ››论语十则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