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七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册《济南的冬天》课堂教学设计Ⅱ      ★★★ 【字体: 】  
第一册《济南的冬天》课堂教学设计Ⅱ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3:11:39   点击数:[]    

课堂教学设计Ⅱ

一、教学目标

1.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地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2.继续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描写景物的方法。

3.了解本文首尾呼应的特点。

二、难点、重点分析

(同“课堂教学设计Ⅰ”)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朱自清先生绚丽多彩的春景图使人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老舍先生描绘的冬天也一样具有可爱之处。

(二)引导学生阅读“自读提示”第二段,以此作为阅读思考、圈点批注的主要依据。

(三)自读课文,圈点批注。

教师提出导读题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题目事先写好,以小黑板或投影片形式展示。1.本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你能用第一段的一个词语说明它的总体特征吗?

2.作者运用哪些修辞方法对景物进行描绘,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全文的结束语和课文标题有怎样的联系,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圈点批注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肯定和表扬批注好的,对欠妥的给予指导。学生发表意见后由教师明确:

1.天气的温晴;老城的暖和安适;阳光朗照下山的可爱,小雪点染下山的秀美;雪后村庄的秀丽典雅;水的暖绿明净。总特点——温晴。

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山景绘水色,全力表现济南冬天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特点。如把环卫济南的山比作“小摇篮”,把卧雪的山庄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拟人的手法把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山水写得脉脉含情,景与情紧密结合,以景感人,以情动人,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3.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与开头的“宝地”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美好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有力地总结了全文。

(四)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路,划分课文的结构,教师补充强调如下:

【小资料】

(一)作者与课文。

作者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老舍是满族人,1899年出生在北京一个贫民的家庭。1918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先后做过小学教员、中学教员;1924年,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汉文;1930年回国后,曾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担任中国文学系教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积极参加进步文艺界的各项工作。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老舍正在美国讲学,他接到了周恩来邀请他回国的信,便立即动身,于同年12月回国。

老舍自1924年开始创作,发表了不少极有影响的作品。北京市人民政府在1951年12月,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他在1966年不幸逝世。

课文是作者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时写的。出生在北京,又刚从英国回来的老舍,十分喜欢济南。他曾经这样说:“从民国十九年七月到二十三年秋初(按:1930~1934年),我整整在济南住过四载。在那里,我有了第一个小孩,即起名为‘济’。在那里,我交了不少朋友……,在那里我努力地创作,快乐地休息……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二)重点内容图解。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散步》教学设计7

  • 下一篇文章:《白洋淀纪事》教案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第一册《济南的冬天》课堂教学设计Ⅱ”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第一册《济南的冬天》课堂教学设计Ⅱ”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秋天(网友来稿)
  • ››《柳叶儿》教学设计1
  • ››春(第一课时)
  • ››《皇帝的新装》有关资料:关于童话...
  •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
  • ››《社戏》教学设计(3)
  • ››《郭沫若诗两首》三课时教案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散步》教案设计2
  • ››第一册《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评价...
  • ››第一册《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教学实...
  • ››第一册《数据的收集》教学设计
  • ››第一册《口耳木》教学实录与评析
  • ››第一册《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 ››第一册《错误》教案
  • ››第一册《花未眠》教案
  • ››第一册《古代英雄的石像》
  • ››第一册《寓言三则》
  • ››第一册《济南的冬天》课堂教学设计...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