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 |
|
|||||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12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3:10:23 点击数:[] ![]() |
|||||
二、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知识目标:理清全文思路,通过复述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学会多角度思考文章。 情感目标: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复述情节,整体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探究、感悟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式:朗读,讨论分析,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重点是朗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通过复述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在山的那边》,我们懂得了一个怎样的道理?(学生回答:只要百折不挠的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我们懂得该怎样面对和实现理想,那么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险阻又该如何去面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学习一篇新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1、迅速默读全文 要求:(1)读全文包括课题、作者、提示。 (2)速度在第分钟500字左右,全文用5分钟读完。 (3)思考: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哪座城市,什么时间爬悬崖的,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处有多高? 学生默读后,能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标出生字词,查字典,交流生字词 闷热 弹子 训诫 耸立 峭壁 颤抖 瘦骨嶙峋 迂回 凝视 啜泣 纳罕 恐惧 安慰 头晕目眩 经历 屡次 抵达 暮色苍茫 小心翼翼 灰心丧气 三、再次默读,整体把握课文 1、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准备复述。 2、 复述方法指导: A、抓住故事里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B、快速捕捉文章中的数字等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语。 C、复述不是照搬原文,而是对文章主体的一个提炼加工过程。通过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新的感悟和思考,获得生活的启示。 3、学生复述(3—4人),自评复述得失。 4、教师应有针对性的指明学生默读的速度和复述过程中的不足之出,明确复述方法,然后再让学生有的放矢地纠正自己第一次复述的不当之处进行二次复述。 5、学生根据复述的得失,将经验和复述方法记下来。 四、布置作业:20个词语,每个5遍。 第2课时:重点是学会多角度思考文章,探究、感悟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思考: 1、学生朗读,提要求。 2、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无漏字漏字,注意语速、语调。 3、思考: 作者遇到了困难,从哪些地方可看出? 归纳:从小多病,不能活泼勇敢 颤抖 “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 以旁观者的眼光看,这算困难吗,从哪儿可看出? 归纳:悬崖不高 伙伴们轻松爬上去了 “我”后来很容易地下来了 怎么很容易地下来的呢,心理有什么变化? 归纳:走一步 顿生信心 再走一步 信心大增 慢慢爬下悬崖 巨大成就感(只有几米高,为什么有巨大成就感?) 心理变化:害怕——顿生信心——信心大增——有巨大成就感 二、从中你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学生讨论,明确人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个认真地解决小困难,坚持不懈地走下去,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三、合作探究 1、你从课文的那些地方体会出这样的生活哲理的? (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体会文章的蕴涵) 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对于理解有难度的词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追问为什么? A、 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B、 18小节的“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而要“一步一步”? C、23小节的“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是什么意思? 2、你觉得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儿?或你是如何看待故事里的各个人物的?(多角度阅读评价) 教会学生多角度阅读的方法,以提高阅读质量。 确立角度的方法:着眼于课文中的某个人物,或者着眼于课文中的某一情节 举例:评价杰利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做的不好? 父亲教育孩子的方式 伙伴们的做法有不当的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引导归纳 四、质疑与交流: 1、课文还有什么问题,你觉得可以提出来让大家来共同探讨的? 2、你受到什么启发?该如何面对困难? 同学畅所欲言。 五、教师小结 六、延伸与拓展:读汪国真诗句 七、布置作业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有什么经验教训?细心留意身边的事,感悟生活,写一篇短文。(学生在课内时间充分的情况下自由漫谈,课后写在作业本上) 八、板书设计: 二、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走一步 顿生信心 再走一步 信心大增 慢慢爬下悬崖 巨大成就感 心理变化:害怕——顿生信心——信心大增——有巨大成就感 九、教学反思:多角度阅读方法较好,课上加强渗透和指导。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