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 |
|
|||||
《〈论语〉十则》简案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3:00:54 点击数:[] ![]() |
|||||
《论语十则》教学简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论语》和孔子,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 2、 理解前五则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 感受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感受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由《论语》和孔子直接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二、诵读感知 1、 学生范读,读毕师生评点,明确文言文的朗诵要求 2、 教师范读 3、 学生齐读 三、研读分析 1、“学而时习”章 (1)“学”指的是孔门弟子要学的功课——诗、书、礼、乐等,学这些科目,只懂道理行吗? 不行,还要“时习之”,“习”是实践,是练习。拖得太久也不行,还要经常、按时练习。这里的“学”与“习”有什么区别? 好比游泳,先学道理,然后下水,等到学会了,会有什么感觉?(说,高兴,同“悦”) (2)“朋”就是朋友,有朋友从远方来,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呢?(自由作答,适当引导与学习联系起来) 孔子有门徒三千,来自全国各地,来的时间也不一样,有早的有晚的,孔子这句话是对门徒说的,有什么用意? (3)“君子”指的什么人?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配称作君子? (4)这段话都用了“不亦……乎”的句式,翻译时要译做“不也……吗” (5)这一则谈的是什么问题? 2、“吾日三省”章 (1)这段话是谁说的?“曾子”是什么人? (2)曾子说,他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讲了三件事,同学们能把三句话翻译一下吗?(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3)学生翻译,教师纠正问题 (4)讲述“曾子杀彘”的典故,问,这个故事大致能照应哪句话? (5)这一则谈的是什么问题? 3、“温故”章 (1) 我们每天都在“温故知新”,想一想,“故”指的是什么?“新”又指什么? (2) “可以为师矣”一句应当怎样翻译? (3) 模拟孔子与弟子的问答,促成背诵 4、“学而不思”章 (1) 只读书却不思考会怎么样?(罔:迷惑) (2) 光空想不去读书又会怎么样?(殆:有害) (3) 孔子在这里谈的又是学习的问题,提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他有什么主张? (4) 你赞同他的说法吗?能举例证明吗? (5) 情景表演,模拟孔子师生之间的对话 5、“诲女”章 (1) 疏通文句 (2) 介绍这段话的背景 〈〈荀子〉〉一书有记载,书中说,子路穿着很华美的衣服去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意思是说,你穿得这样隆重,就会使别人害怕接近你,别人不敢接近你,你就听不到别人的规劝了。 从这个背景看,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 (3) 这一则谈的是什么问题? 四、诵读成背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前五则 2、 巩固课文底下的注释 3、 预习后五则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