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七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课《济南的冬天》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      ★★★ 【字体: 】  
第十课《济南的冬天》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2:44:10   点击数:[]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体会本文抓住特征生动描写景物的特点;2、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3、体会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侧重在第3段和第5段。教学难点:作者感情的抒发。课时安排:二教时教学设计:1、整体感知;2、讲练结合;3、错读法。第一教时教学要点:导入新课;作者简介;思路结构;朗读分析;学生小结。(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了?(初冬)2、提问:初冬的景物有什么特征? (提示:太阳、风、草色、树木、雾、人的活动……)   明确:冬天在人们的心目中,总是与“衰草”、“枯叶”、“寒风”、 “严霜”等联系在一起的,如唐代诗人柳宗元写冬天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在他的眼里,冬天是萧条的、冷清的、孤寂的;但同样是写北中国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冬天却显得那么温情脉脉,风情万种,他写的是济南的冬天。(板书课题)小结:写景要抓住季节特征、地域特征,并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3、大家看了课题,你得到了那些信息?(地点是济南,季节是冬季)自然,“济南的冬天”不是北京的冬天,也不是伦敦的冬天,它有它的特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济南的冬天。(二)本文作者简介:1、本文的作者是谁?   (老舍)2、能不能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老舍的情况?   (阅读注解一,指导学生“圈点勾画”。)3、教师补充:      老师还要补充一点,1930年,作者从英国经新加坡回国,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老舍先生的眼里,都是那么美,都是那么温情。作为游子,他真切的感觉到了祖国的亲切与温暖,这种感受,在文中流露的很充分。(三)整体把握1.放课文录音2.落实字词 (1)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伦敦 宽敞 水藻 济南 贮蓄 镶 响晴 温晴安适 秀气 绿萍 澄清 空灵 水墨画 蓝汪汪(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响晴 唤醒 空灵 境界 慈善 贮蓄狭窄 澄清 设若 宽敞 着落3.思路结构 《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先通过对比,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赞扬济南是个“宝地”。然后用了三段文字写济南的山,由济南的地理环境想象小山充满温情,再写到雪后的山景等。最后写济南的水,紧扣“暖”字来写,写出水的澄清和多情,充满赞美之情。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概括以上所写,与开头“宝地”相呼应并扣题。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写济南的天气。第二部分(2-结尾)具体写济南冬天的山水景物。第二段为过渡段。(五)分析课文的第一部分    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看与原文有什么不同?并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揭示济南冬天的特征的?   (提要求:合上书本专注的听)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个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奇迹),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好地方(宝地)。      明确:1)两个“像我”,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强。2)“没有风”说得绝对了,只是听不见风声罢了。3)还用“奇迹”与上文重复。4)“北”字,突出济南的地域特征,以区别于南方城市的冬天,如昆明、广州等。5) “宝地”更突出了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6)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体会语言的准确性。(五)、小结(六)、布置作业。(小作文)       写一篇“初冬的早晨”的写景散文,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第二教时教学要点:理清写景的层次;用词讲究,富有表现力;寓情于景。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温习旧课,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感知作者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主要是抓住了山、水。那么,在文章中,哪句话对有山有水的济南美景做了总体的概括描写。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既然是总体的概括描写,那么有没有必要单独作为一节,独立成段呢?   (教师明确:“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人们由天上看到了什么?阳光,如此晴朗,如此温暖,感到虽然身在冬季,却宛如生活在春光明媚之中,这一部分描绘了阳光朗照下的山景,而”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一个理想的境界“则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明媚的阳光,因而适合与第二节合并为一段。)(二)接着,从两个角度极力渲染小山的秀美,分析2—4节。阳光朗照下的小山:温柔的母亲。薄雪覆盖下的山:娇羞的少女←城里欣赏→雅致的小水墨画←城外感受。山上:矮松;山尖:薄雪;山坡:雪草相间;山腰:薄雪。    (看护妇,银边,带水纹的花衣,害羞的少女……)小结:的确,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小山宛如一个年轻的母亲,娇羞的少女,作者借景抒情,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美景,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深深喜爱之情。描写时,层次很分明。(三)请一位同学朗读3、4自然段。(老师适当给予诵读指导)1.提问:济南的冬天除了天气温晴、有山有水这两个特点外,作者说,这还算不上济南冬天的最大特色,你可以总结出这个特色吗?这个胜景的独特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共同完成下列表格,要注意意境的领会,不要止于文字上的答案。)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诗两首》教学设计6——《未选择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下一篇文章: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7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第十课《济南的冬天》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第十课《济南的冬天》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秋天(网友来稿)
  • ››《柳叶儿》教学设计1
  • ››春(第一课时)
  • ››《皇帝的新装》有关资料:关于童话...
  •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
  • ››《社戏》教学设计(3)
  • ››《郭沫若诗两首》三课时教案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散步》教案设计2
  • ››第十课《济南的冬天》教案(语文版七...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