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七年级语文教案
   1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 【字体: 】  
1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2:37:54   点击数:[]    

1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自读导言]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作者针对现实生活中很多“我”常常局限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认识,提出了相反的观点,独辟蹊径,很富有思辨色彩。教师应启发学生认识到这种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特立独行的创新思维。
自读要求
1.根据书下注释并利用工具书解决有关字词问题。
2.认真读几遍课文,整体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
3.结合“自读提示”和课后习题,理解下面的问题:
①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
②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③完成课后习题。

4.完成相关迁移训练。

学习重点

1.本文的论证方式及其方法。

2.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

(解说:确定自读要求的目的在于:一是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如何及时处理文中传递出的现有信息,从而克服学习中常常犯有的“舍近求远”的毛病。而学习重点的凸现旨在诱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深入思考。)

[自读程序] 

1.初读课文。

①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汲取  锲而不舍  约翰

②掌握下列词语的含义(注意加点词的意思)。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汲取  一事无成

持之以恒  推敲  不言而喻

轻而易举  锲而不舍

2.细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的结构如何划分?

②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

③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

3.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解说:自读程序分三步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在帮助解释“推敲”一词时可涉及到相关典故;在解释“锲而不舍”时可涉及到荀子的有关名言。划分本文结构可以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战演习”。本文中心论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适时适度点拨。课后练习一、二应指导学生主要从文中找答案,应鼓励学生多开辟回答途径。迁移训练旨在让学生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紫藤萝瀑布(教师中心稿)

  • 下一篇文章:《论语》两章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1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1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秋天(网友来稿)
  • ››《柳叶儿》教学设计1
  • ››春(第一课时)
  • ››《皇帝的新装》有关资料:关于童话...
  •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
  • ››《社戏》教学设计(3)
  • ››《郭沫若诗两首》三课时教案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散步》教案设计2
  • ››1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2)
  • ››1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3)
  • ››1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