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 |
|
|||||
《我想你们》教案设计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2:32:24 点击数:[] ![]() |
|||||
《我想你们》教案设计 执教者:马伟强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颊、蹭、惦、颤、 蹙、闩、嘀咕、蠕”。 2.了解小说的情节及线索的作用。 3.抓住重点词语关键句子赏析,把握文章主题。 4.感受父母对子女的大海般的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赏析全文,理解主题 2.难点:理解文章主题是表现父母大海般的爱,花这么多笔墨来写“我”的这种反衬手法。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flash《天亮了》,蓄积感情 (二)引入课题,感知全文 1.字词正音 脸颊jiá 蹭cèng 惦diàn记 发颤chàn 蹙cù眉 门闩shuān 嘀咕dí·gu 蠕rú动 2.通读全文,了解内容 (1)主要内容是什么?主题是什么?(2)情节结构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 参考:小说讲述了“我”为了表示对爹妈的惦记,冒雨连夜从四十多里外的城里的学校赶回乡下的家,表现了像大海一样深的父母之爱。 (三)赏析全文 1.“我”为什么要回家看爹妈,我早就有这个念头吗? 参考:“我”想连夜回家对爹妈说声“我想看看你们”。一时的感情冲动。 2. 对一般人而言,当时回家有哪些不利因素?“我”是怎样看待这一切的? 参考:黑夜、大雨、长途、泥泞,这些反而成就“我”的惦记。“真好”表现了“我”当时内心的快乐。 3. “我”冒雨回家,爹妈为什么一致认定“我”是在学校出事了?请阐述理由。[讨论] 参考:情况反常。“爹妈”已习惯了儿子不出事不会特意为想念父母回家。原因:(1)不是白天、周末;(2)并未特意叫儿子回来;(3)儿子冒雨赶回父母看来定有特殊情况。(能说出一点即可肯定) 4.爹妈对“我”冒雨回家是怎样的反应,找一个最能代表他们当时心情的词语出来。[读一读有关段落]他们为什么会这样紧张的? 参考:“惊恐”一词最能代表他们当时的心情。他们之所以紧张不安,是关心儿子,爱儿子的表现。 5.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能体现爹妈是非常爱“我”的? 参考:爹递给“我”干毛巾,妈给“我”找干衣服,还给“我”煎荷包蛋等。 6.为什么“我开始觉得心里有些酸溜溜的”? 参考:儿子事与愿违,表达想爹妈的人之常情成了“不正常”,想表达“惦记”,却反使父母受累。(意思对即可) 7.结尾“我”为什么无可说?你是怎样理解的?[讨论] 参考:“我”感受到了像大海一样深的父母之爱。 (四)难点突破 1.爹妈很爱“我”,“我”也爱爹妈,可为什么爹妈感受不到“我”对他们的爱,反而引起他们的不安呢?(找出“我”回家途中想象爹妈的幸福之极的情景,读一读)(你认为应该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呢) 参考:“我”的壮举之所以得不到爹妈的认同,是因为“我”纯属一厢情愿的一时感情冲动。也就是说“我”的表达方式不恰当。 2. 本文显然是表现父母之爱的,可为什么花费这么多笔墨来写“我”呢? 参考:这就叫做反衬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1.请根据文中情景,揣摩人物心理,在“躺在床上,我开始觉心里有些酸溜溜的”之后补写几句话,不超过40字为宜。 2.欣赏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