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七年级语文教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字体: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2:28:40   点击数:[]    



武进湖塘桥初级中学 朱万川

作者:苏轼

教学重点:

一:读懂、背诵这首词。

二: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传统意识中,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不知道同学们在往年看中秋圆月时有何感受?今天,我们不妨来欣赏宋朝著名诗人苏轼的咏月名篇《水调歌头》。看看他的感受如何。

二 、欣赏《水调歌头》

1、 对照小序部分简介词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创作时间及创作原因。

2、初读全诗,感知内容。

(1) 学生读书下注释。

(2) 由学生迅速自读课文。

(3) 点一生朗读(学生点评后,教师总结点评)

(4) 全班齐读

3、 疏通全文

(1) 学生对照全文,自主疏通全文,并记下读不懂、有问题的地方。

(2) 小小组交流问题

(能小组内解决的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有组长整理提出)

(3) 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4) 打出全文注释,学生自主整理在课本上。

(5) 问:对照注释你认为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联系何在?

(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两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问: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6)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你如何理解?

4、 能力训练

(1) 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

(2) 文中哪处是联想?哪处是想象?

(3) 看图一,发挥联想,你能联想到什么?

(4) 看图二,发挥想象,你能想象到什么?

5、 问:比较《十五夜望月》,你喜欢哪一篇?讲讲理由。

6、音乐欣赏

(1) 播放王菲的 《水调歌头》

(2) 第二遍播放,学生轻声跟唱

7、 学生总结

(1) 一生总结本课教学思路

(2) 由学生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

三、 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小作文:根据下文开头,发挥丰富想象和联想,续写文章。

金秋十月,夕阳西下。一老农坐在自家的田埂上,一边抽着烟,一边浮想联翩……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第11课邓稼先教案设计(新课标)

  • 下一篇文章:20 山市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秋天(网友来稿)
  • ››《柳叶儿》教学设计1
  • ››春(第一课时)
  • ››《皇帝的新装》有关资料:关于童话...
  •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
  • ››《社戏》教学设计(3)
  • ››《郭沫若诗两首》三课时教案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散步》教案设计2
  •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三单元教...
  •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四单元教...
  •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核舟记》教...
  •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作...
  •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大作文...
  •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教...
  •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
  •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教...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