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 |
|
|||||
黄河颂教学设计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2:26:45 点击数:[] ![]() |
|||||
授课日期: 2004年 月 日 总课时: 6、黄河颂 光未然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在诵读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3、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音乐激情,诗歌导入。 1、音乐激情: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2、诗歌导入: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古往今来吟唱黄河的篇章可谓多矣。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今天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首写黄河的现代诗--《黄河颂》 二、诗歌诵读,感悟黄河。 1、诗歌诵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奏与情感。 2、感悟黄河: 在你朗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节最有气势?请你读给全班同学听。,并交流一下朗读感受。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合作探究: ①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②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颂黄河部分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历史贡献、地理特点、自然特点) ③结合时代背景,请根据诗歌的内容,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黄河精神。 (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2、品读赏析: ①分小组自由选定最欣赏、理解最深刻的片段进行朗读赏析。 ②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四、回味抒情,拓展延伸。 1、回味抒情: 同学们,“情到深处自成诗”下面让我们再一次高声诵读《黄河颂》,再次感受黄河,感受伟大的中华民族。让我们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2、拓展延伸: ①以“啊!黄河!”为情感基调,仿写几句话歌颂黄河。 ②与音乐老师联系让学生学唱《黄河颂》。 (武原镇中学 陆海峰)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