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七年级语文教案
   关注人文 讴歌母爱      ★★★ 【字体: 】  
关注人文 讴歌母爱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2:23:52   点击数:[]    

《嘱咐》是浙教版第九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作者通过三个事例的描述,回忆母亲的爱是用无声的嘱咐传递给我的,而无声的嘱咐又是母亲用眼睛传递的。文章短小精悍,真切感人,把一位勤劳而善良的伟大母亲的形象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作为一篇歌颂母亲的散文,我认为这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很好的题材,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和诵读,让学生体会到母亲的伟大,从中受到亲情的感染和熏陶。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渗透人文内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结合学校的经典诵读的课题,我在黑板上工整地书写孟郊的《游子吟》,然后我让学生在晨读时感情诵读。
            诗歌浅显易懂,把一位伟大而平凡的母亲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大家的心坎上:作者在远行之前,母亲在灯下为他密密的缝制衣服,就这么简单的一件小事,却深深表达了母亲对他无微不至的关心,这种母爱虽小但却伟大。
            15 分钟的诵读使孩子们对“母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2 、与文本对话,感受母亲的勤劳而善良。
            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按照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方法来找出课文的重点词句,并理解意思,并理清课文围绕这些重点词句写了那些事例。学生经过研读课文,很快解决了问题。重点词句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以及“下地种菜”,“欺负伙伴”,
            “ 助人病倒 ”
            三件事例。然后,我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母亲的爱是用无声的嘱咐传递给我的,而无声的嘱咐又是母亲用眼睛传递的”的美德。如当“我”帮妈妈给菜苗浇水、锄草、捉虫时,妈妈的眼睛闪着光芒,妈妈可能在嘱咐“我”:
            ① 孩子,你真乖,长大了也要多干活; ② 孩子,记住,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⑶ 孩子,只有劳动才会有收获; ④
            孩子,只有劳动才会得到幸福。最后,我指导学生用心去朗读,去感受这位善良母亲的美德。

            3 、请同学们欣赏阎维文的歌曲《母亲》。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撑……”优美的旋律,动情的演唱,使在场的孩子们无不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一遍听完了,孩子们却还要听,于是,第二遍,第三遍,最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动情地唱:“这就是娘,这就是妈……”把这支母爱的颂歌推向了高潮。


            4 、课外延伸。
            结合日记教学,我让每位学生回忆自己的母亲,感受母亲对自己无私而伟大的爱: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也许你们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感受到母亲对你那种无微不至的爱,也许你认为母亲对你做的一切都是正常的,其实,母亲为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都体现着母亲对我们的爱。现在让我们想一想,母亲为我们做了哪些看来是微不足道,却又饱含母爱的事呢?请你挑选一件,用你的真情将它描绘下来,作为献给母亲的礼物。


            另外,我为每位学生推荐几篇讴歌母爱的好文章。如我印发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先让学生阅读,在此基础上,利用周末兴趣课赏读这篇情真意切的优秀散文。学生通过研读,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对母爱的深切体会也达到了高潮。


            沈金生 老师简评:高尔基曾说:我们应该赞美她们——妇女,也就是母亲,整个世界都是她们的乳汁所养育起来的。“没有阳光 , 花不茂盛。没有爱
            , 就没有幸福。没有妇女 , 也就没有爱。没有母亲 , 既没有诗人 ,
            也没有英雄。”的确,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人物,母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 郑
            老师的《嘱咐》一课为学生营造了讴歌母亲赞美母爱的良好氛围。应该说,现在的孩子非常缺乏对母爱的认识,很少能感受到母爱给自己的成长所带来的作用。然而,
            郑 老师却能让学生在整堂课都是在感动中度过的。无论是孟郊的的《游子吟》的诵读,还是阎维文的歌曲《母亲》,每一个细节的安排无不可以刊出 郑
            老师的匠心所在。最可贵的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课外延伸部分,更是为学生开辟了广阔的阅读空间,写作空间,学生从中受到的益处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让学生感悟情感的价值--《我的老师》反思

  • 下一篇文章:古代诗词五首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关注人文 讴歌母爱”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关注人文 讴歌母爱”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秋天(网友来稿)
  • ››《柳叶儿》教学设计1
  • ››春(第一课时)
  • ››《皇帝的新装》有关资料:关于童话...
  •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
  • ››《社戏》教学设计(3)
  • ››《郭沫若诗两首》三课时教案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散步》教案设计2
  • ››关注人文 讴歌母爱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