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 |
|
|||||
往事依依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2:22:21 点击数:[] ![]() |
|||||
往事依依 一、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体会作者丰富的感情。 3、 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把握作者表达的感情。 2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3学习看书、读书、听课等的情状描写。 三、教学时数: 2课时 四、课前准备: 1、作者的有关资料 2、录音带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每个人都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每个童年都有令人难忘的岁月今天,我们就于漪老 师的《依依往事》中感受童年的人、童年的事、童年的一切…… 2、预习检查 指明学生讲解自己的预习作业,其他学生互改。 3、作者简介 学生介绍,教师作补充。 二、整体感知课文: 1、 听录音磁带,初步感受作品的情感。 2、 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感情。(要求:学生点评) 3、 学生默读,并思考问题: a、 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有什么共同点? b、 往事对“我”有什么影响? 要求:学生交流,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尽量用原文回答,以便更好地回答下面的问题。 4、 学生讨论: a、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的? b、你能体会作者写“往事”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三、小结: 四、作业: 1、 完成相关的基础练习。 2、 熟读课文。 3、 找一些歌咏祖国风物或描写四季景物的诗句,准备课上作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题目中“依依”的含义是什么? 2、 结合作者的经历,说说读书为什么“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二、品味优美的语句 1、 交流: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段落,朗读并讲讲自己喜爱的原因。 2、 讨论:找出文中的成语,理解意思,并运用成语造句。 3、 分组讨论:先小组内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a给文中的诗句补充完整,并解释大意。 b运用诗句写出了家乡的什么特征? c这一段写出了读书的什么作用? d归结文章语句的特点。 三、欣赏文中听课的情状描写 1、 学生默读“听课”这一段,比较两位 2、 感受作者 3、 本段的写法表现了选材的什么特点? 四、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作者的感情。 五、作业 1、 写一 2、 摘录文中的优美词句。 补充材料: 1、于漪(1929——),江苏镇江市人。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曾先后在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工农速成大学和杨浦中学任语文老师,现在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工作。1978年获“特级教师”称号。……在38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坚持教书育人,着力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训练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曾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60多篇,总计50多万字。主要著作有《语文叫眼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作文讲评50例》《于漪教案集》、《于漪文体教案选》、《学海探珠》等。她主编了《中学语文备课手册》12册,《高中语文教学指导书》等,另有各种文体的教学录像20部。 2、写作背景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