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六年级语文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詹天佑》教学设计      ★★★ 【字体: 】  
六年级语文下册《詹天佑》教学设计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2:08:29   点击数:[]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
  2.结合上下文理解“阻挠、要挟、竣工、轰动”等词语的意思。
  3.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
  4.用“否则、赞叹不已”练习说话。
(二)能力训练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加小标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通过画图、讲解,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学习作者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法,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詹天佑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四)美育渗透点
  让学生理解创新之美,科学之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组织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主动深究新知。
(二)学生学法
  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各种活动,主动探索学习方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难点
  人字形线路为什么能克服坡度大的问题。
(三)疑点
  居庸关隧道能不能用中部凿井法?
(四)解决办法
  围绕中心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品词析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弄清“人”字形线路是怎样解决坡度大这一困难的。疑点的解决办法主要是通过在合作交流中同学们各抒己见,最后得出结论。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清朝末年的历史背景以及京张铁路的修筑历史。课上教师把所学的内容巧妙地融人各种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重点、难点和疑点给予适当诱导和点拨。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你最崇拜的人是谁?
  2.出示詹天佑画像,提问:你们猜猜他是谁?能讲一讲他的故事吗?
  3.教师补充介绍詹天佑。(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4.学生读字幕投影,找出中心句。
  这里要让学生注意“杰出”和“爱国”两个词语,使之对詹天佑有个初步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障碍。
  2.指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可引导学生依据课前“预习”,自主探究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读书时作批注的习惯。
(四)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交流过程中,要求各小组长把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五)质疑
  学生质疑,有些学生之间能解决的就直接解决,有些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朗读课文。
  3.自由探讨课上归纳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二)明确目标
(三)合作探究
  1.探究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本段的第3句话。可抓住“第一条”。“完全”等词语来理解。“第一条”说明过去的铁路都是有外国工程师参与修筑的,这一条是詹天佑首开先例,可见意义之大。“完全”就是说京张铁路的修筑都是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
  2.探究课文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1)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合适的短语作为这一部分的小标题。(如:“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接受任务”)
  (2)模拟采访。
  教师来当小记者,设计几个与本段内容有关的问题去采访同学们。如“帝国主义者为什么想错了?”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3)理解句子:“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意思是当时的清朝政府修筑不了这条铁路。再过几十年也修不了,要修这条铁路,只有依靠外国人。
  (4)教师小结。
  1905年,正是清朝末年,那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在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声中,在全国人民的殷切希望中,詹天佑毅然接受了连外国人都不敢轻易尝试的任务。多么了不起啊!
  (5)指导朗读。
  使学生在读中对詹天佑承担修筑京张铁路的复杂背景和面临的巨大困难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3.围绕中心词,学习课文第三部分(4——6自然段)。
  (1)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加个小标题。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
  (2)自学“勘测线路”,主动探索学法。
  可放手让学生自学这部分内容,先提出几个提示性的问题,如:①这一段重点表现了詹天佑的什么品质?②你是抓住什么来体会詹天佑的这种品质的?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可抓关联词语,可抓詹天佑的所说、所做、所想,可抓重点语句等。进而体会詹天佑的爱国主义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3)画一画,学习“开凿隧道”。
  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工程十分艰巨。詹天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不同的开凿方法,前者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后者采用中部凿井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让学生画出两种开凿方法的草图,教师不须多讲,学生自会明白。
  ①学生画草图。(可让一个人到台前画。)
  ②学生对照图进行讲解。
  ③引导:詹天佑为什么要根据地势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开凿方法呢?(节省时间,缩短工期。)如果都使用中部凿井法好不好?(这是本文的疑点,可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的内容,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之在争辨中明理。)
  ④指导朗读。
  (4)演一演,学习“设计线路”。
  ①读课文,思考:设计“人”字形线路,解决了什么问题?
  (解决了火车爬上陡坡的问题。)
  ③演一演。
  教师可用多媒体软件,演示火车爬陡坡的过程,条件稍差的,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草图,用粉笔刷当火车,请学生示范开火车,讲述情形,最后让大家用橡皮当火车在文中插图上试开,边读边认真理解。)
  ③练习朗读,边读边想像。
  ④教师小结。
  勘测线路,詹天佑做到了精益求精;开凿隧道,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和才能;“人”字形线路的设计,又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工作中他时刻不忘为国争光,为人民争气,真不愧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5)抓“赞叹不已”,促想像。
  ①齐读这一段。
  ②讨论: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为什么说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内容“是个笑话”、“还没出世呢”等内容,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工程师不但能建成京张铁路,而且提前两年竣工。)
  ③促想像。
  引导学生抓住“赞叹不已”一词,展开合理想像:外宾会怎样赞叹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
(四)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五)谈学习收获和感想
  可以先让学生组内交流一下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然后通过汇报交流,谈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进一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
(六)总结、拓展
  1.学会创新。
  詹天佑的杰出才能主要表现在他的创新精神上,要求学生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谈一谈詹天佑的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2.学会欣赏。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佳作,可引导学生从词、句、段,到结构安排进行赏析,提高学生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3.学会写作。
  课后可鼓励学生仿照本文布局谋篇的方法练习写作。
  4.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
  课后可鼓励学生收集我国铁路建设方面的新成就和同学们交流。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附:板书设计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烟台的海

  • 下一篇文章:六年级语文上册《凡卡》教学设计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六年级语文下册《詹天佑》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六年级语文下册《詹天佑》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八》教...
  • ››六年级语文下册《延安,我把你追寻...
  • ››六年级语文上册《向命运挑战》教学...
  • ››语文教案-《长征》
  •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第一...
  • ››六年级语文下册《世纪宝鼎》教学设...
  • ››六年级语文下册《向往奥运》教学设...
  • ››语文教案-古诗三首(墨梅 竹石 石...
  • ››黄果树瀑布
  • ››六年级语文下册《宋庆龄和她的保姆...
  • ››六年级语文上册《冬阳·童年·骆驼...
  • ››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八》教...
  • ››六年级语文下册《延安,我把你追寻...
  • ››六年级语文上册《向命运挑战》教学...
  • ››六年级语文下册《世纪宝鼎》教学设...
  • ››六年级语文下册《向往奥运》教学设...
  • ››六年级语文下册《宋庆龄和她的保姆...
  • ››六年级语文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
  • ››六年级语文上册《学弈》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启蒙》教学...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