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四年级语文教案 |
|
|||||
语文教案-捞铁牛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0:23:39 点击数:[] ![]() |
|||||
17 捞铁牛 教学要求 1、 通过学文,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 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3、 进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 重点难点 1、 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他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 进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 初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 教具准备 自己搜集有关本课的资料。(作者的简介) 三 教学过程 (一) 解析课题,激趣导学 你认识怀丙这个人物吗?汇报一下资料。 (二) 指导要求,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1、 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1) 读生字,熟读记忆,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2) 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问题,质疑训练。 2、 自学反馈:请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三) 读课文,了解每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1、 请七个人读书,大家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 组内交流汇报,达成共识。 3、 全班反馈,总结如下。(略) 4、 读读这七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再分组讨论,围绕着“捞铁牛”这件事,哪几个自然段的内容有关系,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加强组内合作学习) 第一段(1、2自然段)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一个和尚提出能把铁牛捞上来。 第二段(3~6自然段)讲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用水的浮力捞起了八只大铁牛。 第三段(7自然段)讲这个和尚就是出色的工程家怀丙。 5、 练习用“先……再……然后”说说这段话。 四 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 在读懂词句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 教学过程 (一) 解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捞?谁捞?怎么捞?) (二) 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朗读第1、2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说的是什么?把你读懂的内容说一说。(结合质疑,解决问题) 2、出示句子“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1) 和尚要试试,你说他有没有办法,从哪儿看出他有把握?用“——”画出这个句子。 (2) 从“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句话看出了什么? (3) 指导朗读这句话。 3、 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为捞铁牛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1) 找四个人分别读这段话,每人一句。 (2) 讨论每句话的意思,概括句意,(最好用四个字)组内共同讨论学习。 4、 出示句子。 (1) 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摸清位置) (2) 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找到铁牛沉没的地方。(备船装沙) (3) 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栓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并船搭架) (4) 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把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绳子的另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绳子的另一头绑在两只船之间的架子上。(系绳拴牛) 5、 深入分析,加强训练。 (1) 想一想,这几步准备工作能颠倒吗?为什么? (2) 读一读句中的带点字的词,请用“先……再……然后……最后……”的顺序说一说这四步准备工作。请一位同学说一说,大家评议。 (3) 从这四步准备工作中可以看出怀丙和尚的什么特点?谈谈怀丙给你留下的印象。 6、 指名读第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和尚是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的?(在课下总结) (1) 小组讨论,捞铁牛又分为几步?每步是什么,有什么联系? (2) 用“先……再……然后……”练习说话。 (3) 逐步理解,探究为什么。 (4) 请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捞铁牛的过程。 (5) 探讨和尚用了什么原理?(水的浮力)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或做过这样的事?(结合课后作业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7、 齐读最后一段,谈谈你认为怀丙出色在哪里? (三) 总结“学习主要内容”的方法 1、 思考: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宋朝出色的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事) 2、 我们是怎样“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的? (1) 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2) 再细读课文,分段理解内容; (3) 最后精读课文,总体概括内容。 3、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很多,这只是其中的一种。 四 板书设计 17 捞铁牛 出色的工程家 叫水送回 划桨拖牛 全部捞出 五 作业设计 1、 多音字组词。 划 没 重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