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四年级语文教案
   《观潮》教学设计之三      ★★★ 【字体: 】  
《观潮》教学设计之三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0:22:25   点击数:[]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
  (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
  (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
  (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èn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
  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板书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时间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附:板书设计◆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所见》《小池》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观潮》教学设计之三”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观潮》教学设计之三”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语文天地十二》教学设计
  • ››18《小镇的早晨》
  • ››《动物的互惠互助 》
  • ››课文 1 观潮人教课标教材
  • ››28数星星的孩子
  •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之一...
  • ››第7课《棉鞋里的阳光》教案
  • ››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
  • ››《18.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A、B案...
  • ››《观潮》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之一点评...
  • ››《观潮》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 ››《观潮》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之二
  • ››《观潮》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之三
  • ››《观潮》说课教案稿
  • ››《观潮》(第二课时)说课稿
  • ››《观潮》教学实录及评析
  • ››《观潮》课堂实录
  • ››《观潮》课堂教学实录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