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四年级语文教案 |
|
|||||
语文教案-1 9 * 陶 罐 和 铁罐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0:00:31 点击数:[] ![]() |
|||||
19*陶 罐 和 铁 罐
教学目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请齐读课题。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同学们靠自学就能读懂! 自读阅读提示,想想有几个要求可以帮助你读懂课文,请勾画标号。 揭题:⑴想:主要内容 ⑵说:懂得什么 ⑶读:分 角 色 二、学习课文内容: (一)1、再读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2、这些问题提得真有价值,我也弄清楚。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参看阅读提示一轻声朗读课文,弄懂它们。(学生自读3分钟) 3、学生汇报本课的主要内容。 4、学生汇报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同桌两人互相交流本课的主要内容。 (二)1、同学们交流得真热烈。现在,请大家迅速浏览课文,想一想:陶罐和铁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汇报:谦虚 骄傲 教师板书) 2、你从哪些句子看出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请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划出来,勾完以后,自己试着读一读。(学生自读勾画5分钟,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 铁 罐 1、抽生找齐四处。(教师相机在大屏幕点出)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2、铁罐的这四处话,你认为应当怎样读?(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出傲慢、轻蔑、恼怒等词) 3、请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练读。 4、同学们刚才把铁罐说的四处话体会得真好!读得非常有感情。现在,我们把这四句话连着读一读,注意语气的变化哦!(学生齐读四句话) 陶 罐 1、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挑衅,谦虚的陶罐是怎么对待的?谁来读读?(找齐四处) “不敢,铁罐兄弟。”谦虚的陶罐回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2、面对铁罐越来越无理的话语,陶罐的语气也有变化,试着读一读,体会体会。 3、语气有什么变化?谈谈你的体会。(教师相机点出) 4、你能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吗? 5、谁还想试试?请愿意读的同学都来试试。 分 角 色 朗 读 1、大家想分角色读读吗?(在板书上划出第三点) 2、同桌两人各扮演一个角色,先试试,只读他俩的对话。可要读出语气的变化哦! 3、哪个组来试试?(请两个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 4、他们读得怎么样?大家来评评。(学生评议,相机请学生试读) 5、咱们大家试试,相信你们一定会比他们读得更好。女孩子读铁罐,男孩子读陶罐。 6、(请学生评议)换角色朗读。 (三)1、 陶罐这么谦虚,而铁罐却如此骄傲。他们的结局可不一样。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段落自己读读。 2、老师引读: 许多年代过去了,人们发现了陶罐,捧起陶罐,掏出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发现什么……(和它当年在御厨的时候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这就是陶罐的结局。人们不由自主地赞美……(多美的陶罐,小心点,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谦虚的陶罐仍在关心它的铁罐兄弟……(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它,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已完全氧化,早已无踪无影了。)多令人惋惜啊!这就是铁罐骄傲的结果。 3、请用惋惜的语气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齐读) 4、对比之下,谦虚的陶罐结局多么美好!请孩子们用赞美的语气来读读14、15自然段。(学生齐读) 四、课文学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画出提示二) 五、在你的生活中听到过,遇到过有类似的例子吗?可以联系前面的课文和生活中的例子谈谈。 六、结束语 同学们谈得真棒。看来今天,你们都能从陶罐和铁罐的故事中有所感悟。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正因为有长短才让我们每个生命散发着独特的光彩。所以,我们无须为“短”而妄自菲薄,更不可因“长”而盲目骄傲,我们应用一颗谦虚的心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让我们的生命之花绽放更多的光彩!
板 书 设 计
谦虚 看不起 奚落 骄傲
光洁、朴素、美观 完全氧化、无踪无影 19* 陶 罐 和 铁 罐 教 学 自 评 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 徐薇 《陶罐和铁罐》这篇文章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有趣的故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第二部分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以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氧化。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抓住略读课文的特点,我在设计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一、大力展开语文实践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看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这节课中,我以“个体自读演练——小组角色合作——小组汇报交流——师生集体评议”为基本环节,充分暴露了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展开了语文实践过程。有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学生领悟学习方法的范例,有时,其他同学的示范与分析也是学生领悟学习方法的途径。 二、注重学生自读自悟。《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观念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尤其对于这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在学习的时候,我在学生找出了阅读提示的三点要求后,就尽量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习课文,淡化老师的讲解和牵引,课堂上读书声朗朗,读的形式多样:有自读,有齐读,有浏览,有分角色朗读,有引读,特别是在学习铁罐、陶罐的对话中,我在让学生在充分的自读基础上,有了自己的体会。 三、 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氛围。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创造,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主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展开合作,通过分角色朗读、体验、相互启发、评价、激励,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在合作学习时,教师注意了指导和参与。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合作应该是在教师引导的前提下的合作。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合作学习方式。同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之中,及时发现问题,引导交流,促进合作的实效性。 四、探究问题,展开讨论。问题是打开思维、唤起想象的钥匙,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问题意识。传统的教学是教师问学生答,串讲串问占据了整个课堂教学。我们现代教学主张把问题尽量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的问和学生的问相互的融汇。问题还要由学生自己来解决,最好的方式是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不追求答案的统一。本片断教学,教师在鼓励学生问的基础上,也不乏教师的问,教师的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有思考的价值。例如,片断的最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文中的人物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通过通读全文,大家也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吧!那么你们喜欢陶罐还是铁罐?”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意义深重,既启发了学生有价值的思维,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通过讨论,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体验。 和学生共同学完了这篇课文,我也有很大的收获。在我们的教育中,要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正确地对待同学之间的差异,明白个人价值是通过他人才能实现,不以自我为中心,坐井观天,孤芳自赏,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格。学会欣赏自己又懂得欣赏别人,铁罐只欣赏自己比陶罐坚硬,能碰碎陶罐,洋洋得意中,忘却了自己的弱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但要学会欣赏取长补短,其实,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源泉,欣赏别人的人是有仁爱之心,有成人之美的善念;被欣赏的人,自然会产生自尊之心,奋进的力量向上的志向,学会欣赏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