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四年级语文教案
   《中国结》教学设计      ★★★ 【字体: 】  
《中国结》教学设计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19:46:07   点击数:[]    

《中国结》教学设计之一
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 孙凤霞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学会写3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2、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教具准备
   中国结的饰物多媒体课件有关中国结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年春天张老师回来的时候,我们每个女生都收到了张老师送的一个礼物,请同学们来猜一猜。
     一屡红丝线,交错结龙凤。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出示:中国结,然后板书:中国结
     你对中国结有哪些了解?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中国结的课文。
     中国结是一种装饰物,以它为题,如果你是作者朱杰人,有可能写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可能是:为什么喜欢中国结?样子?作用?历史?特点?种类?……)
     同学们想到的内容真不少,现在老师就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2、检查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3、说一说作者在课文安排了哪些内容?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从课文中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自学,寻找答案。让学生作好批注。
   2、第二、六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中国结特别受宠?
    (如果学生没有说出第六自然段的前几句,就放在后面讲解,如:讲完“寓意丰富”一段,可提出:如果中国结挂在外国的朋友家中,有什么寓意?)
   3、第三自然段
     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中国结是民间艺术的杰作?
     (巧夺天工变化无穷叹为观止)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词语的意思。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结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一代有一代的中国人也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寄予其中。引读:他们或象征幸福——
     过渡、拓展:
     中国结不仅外形变化无常,而且寓意极其丰富。现在在很多的家庭中都挂着中国结,这有什么寓意?你还看见哪里挂着中国结,他有什么不同的寓意?
   4、第四、五段:
     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1)学生自读、再指名读。
    (2)指名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小组讨论: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让学生自由表达,各抒己见。
      指导学生画出书中的相关语句。
      小结:这个“头”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因此中国结又被称为“同心结”。
      板书:同心结
    (4)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播放课件:各种各样的中国结。
  五、作业。
   1、摘录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中国结》教学设计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清明上河图》教案

  • 下一篇文章:语文教案-争吵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中国结》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中国结》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语文天地十二》教学设计
  • ››18《小镇的早晨》
  • ››《动物的互惠互助 》
  • ››课文 1 观潮人教课标教材
  • ››28数星星的孩子
  •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之一...
  • ››第7课《棉鞋里的阳光》教案
  • ››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
  • ››《18.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A、B案...
  • ››《中国结》教学设计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