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四年级语文教案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之二      ★★★ 【字体: 】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之二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19:28:08   点击数:[]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28个词语的意思。
  2.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T、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照样子,用“不仅……还……”造句,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能按照课文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4.能背诵课文第4、1自然段。
  5.知道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更加热爱我国民族文化。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14个生字,理解28个词语的意思;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五)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解题。莫高窟在我国甘肃省敦煌县东南。它与河南省龙门石窟、山西省云岗石窟,并誉为我国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在3华里长的鸣沙山壁上密密层层地凿建了近500个洞窟,每个洞窟内部都有彩塑的佛像和艳丽多姿的壁画。课文作了形象、生动的介绍。
  2.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①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敦煌莫高窟?②你对敦煌莫高窟留下了什么印象?
  (2)自学生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薪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说说对两个思考题是怎样理解的。
  (2)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3)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4.指导阅读第1自然段。
  (1)齐读。
  (2)讨论:①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找出这段的重点词句)②为什么说它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划出表示数量的词语)③想一想这几个句子与重点词句有什么关系?
  (3)指名读课文,让学生根据重点词句说说本段的主要意思。
  5.指导阅读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找出重点词语:精美的艺术晶。
  (2)思考:为什么说“千佛洞”的塑像,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读读第2个句子。
  (3)讨论这两个句子的关系。
  (第1句概括地说,第2句具体地说。从“最大的佛像”和“最小的菩萨”的对比中,说明工艺的精美。)
  6.指导阅读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这段课文,找出这段的重点词句:“敦煌的壁画,像朵朵鲜花,艳丽多姿。”
  (2)说说这段课文两句话的主要意思。(第1句用比喻“像朵朵盛开的鲜花”,总说“敦煌壁画”的“艳丽多姿”;第2句就壁画的内容的丰富来具体说明第1句所说的“艳丽多姿”。)
  (3)让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分别用“……像……”的比喻句式和“有的…”有的……”的句式各说一句话o
  7.阅读课文第1、2、3自然段。·讨论:这三段课文主要写什么?
  8.作业:课后作业本第5题,(作业本)第1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用“不仅……还……”造句。
  2.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能按照课文内容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加深对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的理解,更加热爱我国民族文化。
  (二)教学过程

  1.阅读课文第1、2、3自然段,说说这三段的主要意思。
  2.指导阅读第4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①这一段课文写了什么?②划出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轻提、舒展、高高地举到、拨动)。
  (2)指导学生说说这段课文4句话的意思。(前一句描述这幅巨大壁画的背景:清清的池水,池水中朵朵鲜花,被池水环绕的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渲染了环境的“艳丽多姿”。后3句是壁画的主体,着重勾画了画中人物的“艳丽多姿”,即:第2句,完整地介绍了在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演奏的乐师和起舞的少女;第3句,概括地描写了起舞的少女;第4句,具体细腻地描述了“其中一个梳着发髻的女子”的“动人舞姿”。)
  (3)理解“艳丽多姿”“金碧辉煌”“亭台楼阁”“翩翩起舞”“优雅”“华丽”“端庄”“舒展”等词语的意思。
  (4)指导学生边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边观察第2幅图。①注意抓观察点的转移——由四周的自然景观,到中央的亭台楼阁;由中央的亭台楼阁到在亭台楼阁表演的全场人物;由演出的全场人物到翩翩起舞的少女;由翩翩起舞的少女群体,最后集中在“其中一个”。使学生知道作者是由四周到中央,由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有条不紊地把这幅巨画呈现在读者面前的;②要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不但要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而且要注意这些动作词语的排列次序是不能更动的。
  3.教学课文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说说这一段课文的主要意思(是写作者站在这幅壁画前的内心感受)。
  (3)作者的感受是分几步来表达的?(先总说“眼前的一切就好像都是活的”,再用“不仅……还……”把对壁画栩栩如生的感受充分地表达出来。)
  (4)指导用“不仅……还……”造句。
  4.指导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1) 齐读。
  (2) 说说这两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 找出重点词语,试着背诵:巨大的壁画池水鲜花亭台楼阁乐队少女翩翩起舞优雅端庄女子轻提舒展举到拨动好像都是活的不仅……还……
  (4)指名背诵。5.作业:《作业本》第2、3、5、6、7、8题。◆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19《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之八

  • 下一篇文章:《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A、B案)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之二”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之二”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语文天地十二》教学设计
  • ››18《小镇的早晨》
  • ››《动物的互惠互助 》
  • ››课文 1 观潮人教课标教材
  • ››28数星星的孩子
  •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之一...
  • ››第7课《棉鞋里的阳光》教案
  • ››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
  • ››《18.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A、B案...
  • ››《敦煌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
  • ››《敦煌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
  •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之一
  •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之二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