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英语论文英语毕业论文
   如何走出中学英语教学的“误区”      ★★★ 【字体: 】  
如何走出中学英语教学的“误区”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05:19   点击数:[]    

学习动机、学习努力程度、学习习惯、学生个 性心理特征等内部活动则较少受到注意。换言之,教师偏向于对学生的智力因素评价,如记忆、思考、观察、 分析、综合、气质、能力、兴趣、情感、需要等。恰恰是这些非智力因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较大的 影响。
    从上可见,评价误区的形成也是由于脱离教育心理学、个性心理学、语言学理论知识背景,因而有较大的 片面性和盲目性,使得评价本身所具备的调节功能、激励功能和规劝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这值得引起人 们的高度重视。
    二、走出误区的对策
    为改变当前普通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事倍功半状况,使苦教苦学变成乐教乐学,从厌教厌学到爱教爱学 ,力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引导广大教师学习《英语教学法 》,它是以语言理论、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等学科知识作为基础,包括了英语教学大纲、教材研究、知识教 学、技能教学和英语测试及评价等科学方法和技巧,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这一体的方法论体系,是指导英语教 师进行高效率教学的行动指南,是教师提高教学理论素养的必备参考读物。事实上每位英语教师都会接触到教 学法,“无论他怎样对理论不感兴趣,没有一个教师能抛开语言教学理论去从事语言教学”[1]不管他是否 意识到,在教学中总会反映其教学观、语言观和学习观深受某种理论的影响,正如前面误区现象所反映的,相 当一部分教师受翻译法影响。也有些支持听说法等。因此,走出误区的三个主要对策势必为有组织地向广大教 师介绍科学的语言观念、明确“为交际”的教学特征和抓住教学方法改革热点为突破口。
    (一)关于语言的最新观点
    语言是什么?现代语言学家普遍认为:语言是一种言与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 交际工具。[2]随着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语言学家对语言的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去较为流行的观 点是:语言=语音+语法+词汇的知识体系,把它仅仅看成一个平面的、呈静态的语言形式。当今越来越多的 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还是一种言语行为,它具有三维的,呈动态的语言功能。语言的第一维:语言是一种声音符 号或书写符号(uttering something)人们按语言的形式体系规则发音和书写,这个方面强调语言是一种规则 体系( code system)。语言的第二维:语言是用形式符号说出有所指、有所谓(即有意思)的话( saying something ),这个方面强调语言与真实世界的关系。语言的第三维:语言是一种有目的的行动(doing some thing ),它包含了一定的情感因素(如陈述、命令、惊奇、警告等。)这个方面强调了语言在社会文化背景 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就是语言的三维观[3]。

     

任何人在使用语言时,都是同时在做这三个方面的事:即发出符号、说出有 意思的话、以达到某种目的。由于这三方面同时发生,三者不可分割,不分先后,是一个言语行为的整体。因 此,接受这种语言三维观的教师在教学中就会有意识地把语言形式(form)、语言意义( meaning)和语言的 功能( function )有机结合,使学生掌握完整的语言,显然,这样的教学才是符合语言本质的教学。目前中 学英语教学方法上存在的种种误区,在很大程度上不少教师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停留在语言形式的单一层次上, 忽视语言的意义,割裂了语言功能,因而使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二)“为交际”的教学特征
    目前,我国最新公布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1992年修订本)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 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可见,大纲强调从培养语言能力的角度出发,掌握基本语言知识,突 出最终目的的是“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提法既体现了语言发展的最新观点,又符合我国的国情。
    那么,什么是“交际”呢?“为交际”的教学应有哪些特征?
    交际是指两个人以上的信息、观念的交流。在交际行为中至少有一个是信息发出者(如说话者、作者), 信息被传递后,接触到这个信息的人叫做信息接受者(如听话者、读者),然后再作出反馈的信息。这种交际 行为得以实现离不开几个条件:如(1)按语言的语法规则去组织正确的句子;(2)说话规则如怎样开头, 怎样使谈话继谈,怎样结束,在不同情景下如何选择话题;(3)运用语言的功能,对不同言语行为(如请求 、道歉、感谢和邀请等,如何恰当使用,如何作出反应,等等。显然语言的交际涉及到社会、文化有关的各种 因素。教语言必须会涉及到与此有关的各种因素[4]。
    中学英语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首次列出“为交际”这一术语,使之成为中学英语教学中一切活动的出发点 ,例如它为新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功能依据,为英语教师指出了为“用”而教、学生为“用”而学的方向。因此 ,对英语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效果的评价都应当以是否体现“为交际”来作为重要指标。 因此,今后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应围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广告英语是具有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

  • 下一篇文章:浅谈英语教学中汉文化的参与和渗透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如何走出中学英语教学的“误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如何走出中学英语教学的“误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Buddhism and the Chinese Culture...
  • ››Mooncake Introduction
  • ››Some advice on how to become...
  • ››论人力资本投资与科学发展观的有机...
  • ››谈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
  • ››Parenting and Children’s Develo...
  • ››The Prevalence of SARS and the E...
  • ››短文改错答题不规范典型错误例析
  • ››高考听力理解能力六点谈
  • ››The Most Important Legal Develop...
  • ››如何走出中学英语教学的“误区”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