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使用(如 哪种场合、对什么人、怎样说)。显然这样的句型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简单的语法能力,后果是“学生在课堂 上操练得很好,而一出课堂就不会有效地使用语言。”(corder)。 3.在教词汇方面,重视中英对应翻译、词组搭配、单词辨义,轻视语音规则拼读、组句和造句。强调短 时记忆、机械记忆,忽视以句子为单位的意义记忆。结果,学生死记硬背,孤立地默写单词,却常常不会拼读 、造句和使用。 4.在教语音方面,重音素,轻节奏和语调。教师在教单词音标时比较留心学生对元音、辅音的正确发音 ,但对英语的节奏(包括节奏群、重读音节、弱读式、停顿、失去爆破、连读以及升降调)则缺乏应有的重视 。由于教师本身口头水平限制,较少用英语讲课并组织课堂教学,播放地道的英美人讲英语的录音带机会不多 ,造成学生听得少、练得少,开口易出错的局面。 5.在教语法方面,教师热衷于面面惧到地详细讲解规则和例句,却偏废了帮助学生把语言规则向语言技 能的转化。结果学生熟记了大量语法规则,由于练得少,没有形成习惯,往往掌握得不牢固,发挥不稳定。这 显然是把语法概念和实际运用分割开来,反强调学生理解,却忽略大量的、多种形式的运用。 6.听说读写语言能力训练,这普遍是个弱项。不少教师认为知识量增多,自然会转化为能力,用不着在 培养能力方面专门下功夫。课堂上提供给学生言语实践的机会十分有限,听不懂,说不出,读不通、写不了的 学生绝不是少数。 7.在课堂组织方面,存在严重的“少、慢、差、费”现象。即教学内容偏少,教学节奏偏慢,教学效果 偏差,使师生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浪费不少。比如普通中学常常是初中一节课只教一个句型或几个生词,整节课 反来复去地操练却较少有实际运用;一篇短文分二到三节才串讲完。高中由于课文生词偏多(通常有五六十个 )而且课文篇幅长,教师们往往要花二个星期才讲完一课书。由于拖的时间太久,学生难免产生厌倦感,进而 影响教学效果。 8.在练习形式与方法的设计方面,概括地讲课常上机械性练习比意义性练习多;知识性练习比技能性练 习多;笔头练习比口头练习多;单项练习比综合练习多;集体练习比配对练习、四人小组练习、个别练习要多 。 从各种方法误区中不难看出语法翻译法是明显痕迹,说明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之深。这种种已不适应和 符合现代英语潮流的固有模式仍被视之为理所当然地普遍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评价教学方法优劣的标准不是 仅仅取决于其使用的普及率,而是依据其教学效率,即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去取得尽可能高的教学效果。(三)学习评价的误区 本文所指的学习评价侧重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或语言。评价误区主要体现在评 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的内容上。 1.评价标准偏高。 评价标准偏高表现在:(1)缺乏区别性。一般而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肯定方面少,否定多;鼓励 少、指责多、表扬少、批评多。因为教师们都信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概念:对学生越多表扬、鼓励和肯定、学 生就越容易骄敖。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订得越高以为就是严格要求。其表现就是经常用同一种尺度去衡量 全体学生,使得各种类型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易于感到失望和常有挫折感,较少或难以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2)缺乏全面性。教师往往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根据,分数高就是学习好,反之则亦然。这样仅仅凭学 习成绩来评价,抹杀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使不同起点、付出不同努力相应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觉得不公平,特 别是只有高分数才能受到教师青睐,学生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力都难以达到高分数时,就会放弃努力,甚至 放弃学习。(3)缺乏客观性。教师常常以学生是否出错,或出错多少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对于学生是否 大胆开口练讲英语,运用英语是否体现流利性和得体性则不太重视,这种评价标准无形中产生一种不良后果, 学生觉得学习过程出错是一种奇耻大辱,无地自容,以致严重影响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个人自尊心,因而对学 习产生了过度焦虑、心理防卫等消极情绪。 2.评价方式简单生硬。 评价方式简单生硬表现为:(1)缺乏层次性,不少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往往忽视学习的阶段性,用一刀 切的手段去评价任何阶段,如在学习的感知阶段(初期)、理解阶段(中期)、巩固和应用阶段(后期),只 要发现学生出错就采取立即、直接、严厉的方式纠正,以为这样不给学生犯错的机会,不容他们出错会有助于 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结果是初期阶段学生心理过于紧张害怕出错,中期阶段就越怕越容易出错,也就越容 易受到批评,到了后期则对教师的批评采取无所谓态度。(2)评价语言简单化。由于教师的态度总过于严厉 ,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足,教师常以判官式的态度和语言给学生贴上各种肯定或否定标签,使得教师的表 扬失去应有的激励作用;教师的批评减少了规劝作用。(3)评价内容片面性。一般而言,教师对学生学习的 外部(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作出评价比较多,而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