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创造更灿烂文明“寻根”的需要。
今天有识之士一再呼吁保护森林,这不仅是因为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更有现代人感情上离不开苍茫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在大森林里茹毛饮血地生活了几百万年,那里是人类起源生长的故乡。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单位使其名声大增,对于拥有遗产的国家来说,进一步明确本国优秀遗产的分类和整理,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使其他国家的人民也得以有发现和珍惜这个遗产的机会,世界自然遗产的确定,促进了全球范围的科学旅游。
国家形象的景观标志 典型的自然地貌被看做是区域“地标”,是某些民族文化和国家形象的象征。日本的富士山,其白雪长年覆盖着沉寂的火山口,景观庄严、肃穆,是神圣的国家象征。而美国第20届总统罗斯福在巡察亚利桑那州大峡谷公园(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时,庄严地宣称:“不要去破坏她的壮观,留下来给你们的儿子,给你们的孙子,给所有的后人;每一个美国人,都应该有机会看到这雄伟的奇景”。山川长存寓意着国家永在,这对于历史短暂的美国很重要。
在我国西部,绵延雪山化成了滚滚流水,奔腾东去撞击穿越层层山岩,形成地理上气势无比磅礴的“长江三峡奇观”大切割。这一处壮丽的大自然景象,公元前300年战国时代,宋玉在他名篇《神女赋》和《高唐赋》里,把长江三峡的峰峦云雾幻想为兴华耀目、美貌横生的巫山神女,使后人身临其境,触景生情,神往不已。此外,屈原、李白、杜甫、苏轼都在这里留下了风流千古的绝唱,更有许多无名作家留下大量神话和传说。这里不仅有险峰、激流,还有古栈道、石刻,三峡激浪中搏击而进的竹筏和沿岸奋力拉纤的船夫形象,历来为画家、诗人所讴歌,并寓意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吃苦耐劳的勇敢精神化身。长江三峡风景,给我们祖祖辈辈以无限激情和启迪,其山川地貌景观也已是中国国家象征物。
艺术灵感的源泉 创写人类一代又一代新文明,不是从唐诗宋词和古希腊艺术中推导演绎,而是依靠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和这其中不断演变的人类社会。
在远古时代,人与自然生存斗争中,面对山川河流,奇花异草,无限幻想。连云港将军崖岩画,画面有日月星辰,五谷丰登,记载新石器时期原始人祭祀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西方也有山洞考古发现表示力量强壮的野牛岩画。
奔腾不息的河水给中国古代哲学家文化启迪,孔子在大河岸畔触景生情曰:逝者如斯夫。孙子把军事斗争手法比喻自然景观:“兵者,诡道也。……不竭如日月,浩瀚如江河”。“夫兵形象水,水行避高而走下,兵胜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形,兵因敌而制胜。”
自然环境变迁,产生了远古的神话传说。“大禹治水”传说与长期的大暴雨洪水有关,“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神话则与长期的干旱有关,“女娲补天”可能与大地震有关。
美国是由移民组成的年轻国家,其文化特色是北美洲自然风光和欧洲文化结合的产物。在美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马克吐温小说和霍默风景画,都是扎根以粗犷辽阔的北美风光为其艺术展示场景。 4 原始风景的保护和游览规划原则 4.1 现代中国自然风景“旅游开发”中的严重问题
现代中国风景名胜区规划,往往希望使景区面貌“现代化”,其理由是“仅仅看山看水,没有什么好玩的”。在这种浅薄的认识指导下,风景区规划出现一些严重问题。大型现代化游览设施,各种餐厅宾馆和五花八门的游乐场纷纷建设在风景区里,独特的天然地貌和珍稀的历史真迹被毁坏,有些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被“旅游开发”搞得面目全非。
在美国,迪斯尼乐园与国家公园完全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娱乐活动,它们所具有的美学内涵是完全不一样的。在景观规划中这两种形式是完全区别开的。中国近年出现的许多“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西游记宫”、“三国城”、“唐城”、“宋城”、“海底世界”等人造群体建筑应该是属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能列入风景范围。度假村和游乐场也只是为了游览风景而建的辅助设施,其建设位置与规模都有严格的控制。
4.2 景观保护
什么是真正的现代自然风景区规划?风景区最为珍贵的是没有人为干扰的自然原始景观,把真正的、本色的、完整的大自然遗产展示给游人,绝不是建筑景观或游乐设施规划。自然保护是首要的事,只有原始风景的存在才有源远流长的利用可能。原始风景区域的景观游览规划,应该将保护作为规划认识的观念尺度,进行规划的手段方法以及规划目标,最终要达到历史、自然、生态、美学等综合效果。
在美国国家公园采取绝对的保护政策:森林、野草、溪流都任其自生自灭,不得采伐和利用,病虫不加防治,因为病虫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成员,甚至森林失火也不扑救,这也是大自然从一个平衡演替至另一个平衡(特大火灾例外),枯树任其倒伏腐朽,野生动物间天敌任其争斗,任何外来的动植物都不能引入园内;这里的自然地貌,地质土壤,动植物群落都按原始状态保护下来。
4.3 资源利用
但保护也不必是小心翼翼的,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类的利用;只有当利用和保护联合推进时,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