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 【字体: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25:49   点击数:[]    

滴灌是一种可控制的局部灌溉,可适时适量的灌水。水滴渗到作物根层周围的土壤中,供作物本身生长所需。由于棉田实施覆膜栽培,抑制了棵间蒸发。滴灌系统采用管道输水,减少了渗漏。所以,在棉花生长期内,比地面灌省水40%~50%。如石河子地区2000年测试,平均每公顷省水3000m3,节水率44.7%。另一个明显优点是可适时适量灌水。如花龄期后,棉花仍需少量水分、养分补充,因地面灌难以控制水量,8月中旬后就被迫停水以免棉花旺长,影响吐絮和成熟,而滴灌就可以控制灌水量大小、灌水时间和灌水次数,小水量灌溉,以满足后期棉花对水分养分的需求。

2.2 省肥

肥料随滴灌水流直接送达作物根系部位,易被作物根系吸收,提高了利用率;亦可做到适时适量,对作物生长极为有利,平均可省肥20%左右。
2.3 省农药水在管道中封闭输送,避免了水对虫害的传播。另外,地膜两侧较干燥,无湿润的环境滋生病菌。因而除草剂、杀虫剂用量明显减少,可省农药10%~20%以上,杀虫效果好。

2.4 省地

由埋入地下及地面移动的输水管道代替地面灌时占地的农渠及田间灌水渠道,可节省地5%左右。

2.5 省工和节能

地面灌时,挖土堵口,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一个农工管理棉田2h㎡(30亩)左右。采用滴灌后,主要工作是观测仪表、操作阀门,工作条件好;滴灌能随水施肥、施药,膜下及旁侧杂草难以生长,土壤不板结,田间人工作业(包括锄草、施肥、修渠、平埂、病害治理等)和机械作业大大减少,人工管理定额大幅度提高,一个农工可以管理4~6h㎡(60~90亩)或更多的棉田,劳动生产率提高。 

2.6 有利于利用盐碱地

棉花膜下滴灌可使作物根系周围形成低盐区,利于幼苗成活及作物生长。由盐碱地上的试验可看出,不仅脱盐效果好,而且脱盐用水量比地面灌明显减少,还能获得较高产量,这对盐碱地的使用很有价值。

2.7 有较强的抗灾能力

因作物从下种、出苗起,就得到适时、适量的水和养分供给,棉花各类生长指标均优,抵抗力强。如2001年7月下旬,正是棉花生长的旺盛期,北疆地区突然连续几天降雨、降温,地面灌棉花大幅度减产,而滴灌棉花减产幅度相对较小。

2.8 增产

由于科学调控水肥,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并经常保持湿润,棉花生长条件优越,结铃率高,单铃重增加。因此,棉花普遍可增产10%~20%,低产田可增产25%以上。石河子垦区2000年对5个团场0. 277万h㎡(4.16万亩)棉田调查,籽棉每公顷增产858kg,增产率23%。

2.9 棉花质量提高

膜下滴灌营造了棉花良好的生长条件,因而,不但产量高,而且品质好,如棉花的成熟度好,纤维长度增加0.4~0.7mm,纤维的整齐度高,外观光泽好。

2.10 综合效益好

2.10.1 经济效益

膜下滴灌棉花增产20%以上,按籽棉价3.5元/kg,每公顷增收2850元。节省水、肥、农药、人力、机力,每公顷平均节支1425元,除去工程投资年折旧费和年运行费每公顷3225元,则每公顷净增收1050元。若棉花价格提高,则盈利更多。

2.10.2 生态效益

膜下滴灌节水50%,减少深层渗漏,能较好地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滴灌随水施肥、施药,既节约了化肥和农药,又减少了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节约下来的水可还水于生态,这对改善新疆脆弱的生态环境来说是头等需要的。

2.10.3 社会效益

由于滴灌水的利用率提高,滴灌面积不断扩大,兵团水资源紧缺的压力开始缓解。因膜下滴灌技术适应性较强,因而,兵团已开始利用这一技术在沙漠边缘种植经济林、草,如石河子地区在沙漠地上种植梭梭、沙棘、枸杞等耐旱植物,既会产生经济效益,又能改善生态环境。以这项技术为龙头还有效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滴灌器材、滴灌专用肥、过滤设施生产、销售等在兵团迅速发展起来。它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解放了劳动力,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集约化经营,具有较强的综合带动效应,促进农业生产向现代化方向迈进。 3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前景

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已日臻成熟。自2001年起,兵团启动了“十五”期间建设26.667万h㎡(400万亩)喷、微灌工程计划(其中微灌面积16.667万h㎡),至今已完成微灌建设面积9.667万h㎡(145万亩),为计划总量的58%,范围扩展到天山南北兵团所属的各师及农场,作物对象除棉花占绝大多数外,甜菜、玉米、加工蕃茄等大田作物,果树、蔬菜、瓜类、生态林、经济林等均有应用。初步统计,这部分作物的应用面积达十余万亩,效果很好。这表明,膜下滴灌技术模式在兵团正向着广度和深度发展。可以预计,兵团“26.667万h㎡(400万亩)”计划将提前并超额完成,到2005年,兵团微灌总面积可突破20万h㎡(300万亩)。

新疆气候干热少雨,蒸发量大,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区。其土壤为风沙土,渗漏严重,耕地中盐渍化面积占30.58%。新疆是全国最大的商品棉基地,又大量种植哈密瓜、葡萄等瓜果作物,这些条件很适合发展滴灌。因此,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模式在新疆极具推广价值。

西北地区中的内蒙、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的自然状况,农业生产条件和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

  • 下一篇文章:浅谈建设城市生态墙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