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清代的蒙古牧区市场      ★★★ 【字体: 】  
清代的蒙古牧区市场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21:40   点击数:[]    

 

    蒙古牧区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对清代的社会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亦带来了一些新的因素。首先,旅蒙商通过在牧区的商业活动,获取了巨额利润,积累了大量的资本。旅蒙商在蒙古牧区进行的销售茶布等日用品和收购牲畜皮张贸易,是一项获利很大的买卖,有的商品利润超过成本的数百倍。如前所述,他们把内地商品赊销给牧民,再将牧民的畜产品运销内地获取双重商品利益,又通过赊销折算利息获取了高利贷收入。下面是旅蒙商在商品交换中获取高额利润示意图:

 

 

自然,旅蒙商在蒙古牧区市场进行的是一种不等价交换。蒙古地区的商品贸易,“自昔未尝通货币,……其以物易物,习以为常”⒄。这种以物易物,多以砖茶为一般等价物,但这种交换,不能看作是使用价值的直接交换,也不能看作是劳动力的直接交换,而是以货币价值为背景的,是省略了货币转换过程的商品交换。兹将其商品交换值列表如下:

 

   

   

     

资料来源

顺治13年(1656)

库库和屯(归化)

  茶叶14包=白银1两

《蒙古中国俄国》1153页

康熙  14年

津本台吉营地

骆驼1峰=20—25卢布

《蒙古中国俄国》1370页

(1675)

(约指车布登)

1匹=20—25卢布

 

康熙

杭爱山西北陀罗海

1斤=羊1只

《圣武记》108页

   

10斤=牛1头

 

康熙  27 

(1688)

    喀尔喀

1只=15索尔秘鲁货币单位

《清史资料》五、115页

    科布多

砖茶1块=银5钱

(佚名)《考察蒙古日记》

    北蒙古

绵羊1只=12—15块砖茶

普尔热瓦斯基《蒙古和唐古特地》

 

      

   

         

资料来源

康熙48年(1709)

 

秫米1石=银2钱

《清圣祖实录》卷240

 

小米1石=银3钱

 

清中叶

 

12只1岁绵羊=母马1头

转引自《民族关系史论丛》第101、94页

15只1岁绵羊=普通马1头

 

32只1岁绵羊=公牛l头

 

砖茶1块=1只1岁绵羊或3张羊皮

 

 

1匹=银1两2钱

牛犊1头=银1两2钱

 

    喀尔喀

 

 

 

    察哈尔

 

 

 

   青海蒙古

 

 

 

1峰=银30—35两

1匹=银12—15两

1头=银12—15两

1只=银2—3两

1峰=银40两

1匹=银15两

1头=银15两

1只=银2—3两

1峰=银25两

1匹=银25两

1头=银7—10两

1只=银1—15两

《蒙古志》卷3

 

 

 

 

 

 

 

 

 

 

 

    乾隆以后,有些旅蒙商携带元宝到蒙地进行交易活动。于是,蒙古牧区除仍以茶、羊为交换折算标准外,在一些较大的商业城镇,如库伦、恰克图等地,开始用元宝做为商品交换的价值尺度。旅蒙商正是通过在牧区市场进行的不等价交换,获取了巨额利润。如大盛魁商号在蒙古牧区市场每年周转额达银1000万两以上,总财产达银3000万两以上,3年分红一次,每股可分红银1万两以上,另外还积累了巨额公积金。大盛魁在极盛时期,蒙古王公和广大牧民几乎全是它的债务人⒅,每年仅利息可收回折合马7万匹,羊50万只⒆。创办于乾隆年间的包头复盛公商号,极盛时在包头有四五百职工,19处门面,时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之说。复盛公三年一结账,按股分红,每股可达银二三千两,财东山西祁县乔家有13股8厘7毫5,每股按银2500两计,每账可得银34688两,数额亦相当可观。有人把旅蒙商大盛魁、元盛德的财富作了番估计。据说:大盛魁可用50两重元宝铺一条从库伦到北京的道路,元盛德可使骆驼在这条路上排成两行。

    其次,清代蒙古牧区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使蒙古地区弃牧经商、弃牧运货和弃牧为农之人大量增加,正在改变着社会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蒙古地区原是单一的游牧经济区,“自昔……商业以是而困”,但随着清代蒙古牧区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少蒙人弃牧为商。他们或同汉商合伙分红取利,或自筹资金独立经营,还有极少蒙商从事长途贩运。如《科布多事宜》载,已有科布多商人及各部落蒙古,往巴里坤古城贩卖米面货物。《清稗类钞》载,蒙人之皮张、药材、奶酪等物在北京市场很受欢迎,为此,清政府专门在御河西岸设立里馆,在安定门外设立外馆,接待蒙古来京客商。另外,还有许多蒙人与汉人合作共同经商。牧区市场的扩大,又推动了运货业的发展,有许多蒙人弃牧为运。如库伦城“人烟稠密,口三万余,……土人以运货为生,或打牲猎营”。《清稗类钞》亦载:“赴蒙商贩,皆以牛车载货赴库伦,辄联数百辆为一行,昼则放牛,夜则始踏,一人可御十车,铎声琅琅,远闻数十里,御者皆蒙人,暇则唱歌”。此外,还有相当多的蒙古牧民抛弃了游牧生活方式而转为农业生产者,尤其漠南蒙古,牧民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由流动牧民成为定居农民。在一些城镇里,出现了不动产所有者和苦力、妓女、季节工、运输工、店员等。

    再次,推动了蒙古牧区和内地茶叶、皮毛等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我国制茶技术历史悠久,如蒙人喜喝的砖茶制造技术,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砖茶开始称帽合茶,是由人工脚踩制成椭圆形茶块,因形状与旧时的帽合一样而名。每合重量正料7斤11两至8斤不等,每3合1串。清中叶时,帽合茶发展为砖茶。旅蒙商在湖北羊楼洞一带建有数十家砖茶加工作坊。其制作法,有人记述是:“其压制法极为幼稚,置茶叶于蒸笼中,架锅上蒸之,倾人模型中,置木架压榨器中,借杠杆力,压榨之,移时,在模中托出,放于楼上,听其自然干燥[20]。蒙古牧区的手工业原是游牧业和农业的副业,它的存在和发展是建立在游牧经济基础上的,主要是为游牧经济服务的家庭手工业,把现成的毛皮、奶类等畜产品加工制成皮袄、马靴、毛毡、毛绳、乳酪等日常生活必需品,供日常需用,尚谈不上有手工作坊或手工业中心。17世纪末,汉族手工匠人不断涌入“塞外谋生”。起初这些工匠,绝大多数是春至秋归,称为“雁行”客户。随着牧区市场的扩大,逐渐在当地定居下来,开设手工作坊,从事熟皮、制毡、制鞋、酿酒、榨油、制作酱油、制作蒙古包、首饰、鞍具、法器等,也有部分蒙古牧民转入手工业。这个时期蒙古地区的手工业,无论生产规模,手工技术都有所扩大和提高。

    总之,清代蒙古牧区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该牧区以其丰富的牲畜、畜产品等资源,密切了与内地经济的联系,过去那种牧区经济与内地经济孤立与半孤立状态已经结束。由于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上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单一的牧业经济区,正是内地商品推销的最大市场,同样游牧区又以内地为其商品最大销售市场。可见,清代的蒙古牧区市场不仅是区域市场,而且又是一种区际贸易。这种贸易无疑是清代统一的国内市场形成的重要步骤,也是这一时期清代国内市场发展的重要特点。纵观清代

蒙古牧区市场的脉络,横观它与内地经济的联系,其意味是很深长的。

————————

注:

  经君健《试论地主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本质联系》,《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2期。

②③  光绪《大清会典》卷979。

  汪鸣銮《隋銮纪恩》,《小方壶舆地丛钞》第一帙。

  乾隆《口北三厅志》。

  孔祥毅《清代北方最大的通事行——大盛魁》,《山西文史资料》第34辑。

  宫中档,乾隆朝20年4月尹继善:“江省各营仍照例出口买马1000余匹”。

  《清圣祖实录》卷240康熙48年11月庚寅。

  乾隆《口北三厅志》卷5,田赋志。

  光绪《续修寿阳县志》卷10,风土。

  军机处录副巴延三《查明归化城税务情形》。

  《古丰识略》卷20。

  军机处录副巴延三《查明归化城税务情形》。

⒁《古丰识略》卷20。

⒂《乌里雅苏台志》。

⒃《科布多事宜》。

⒄《蒙古志》卷3。

  见吕洛青《大盛魁印票简介》,《山西文史资料》第29辑。

  见刘景平等《内蒙自治区经济发展概论》。

  《国际贸易报告》第5卷第5期,《茶叶专号》。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明清时期山西农业生产方法的改进

  • 下一篇文章:18、19世纪的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民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清代的蒙古牧区市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清代的蒙古牧区市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清代的蒙古牧区市场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