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所服务的,中国农村对美国及世界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农产品的商品化偏向于畸形发展,中国经济极易受到严重冲击。并且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受凌辱的地位,在同列强之间所进行的农产贸易中,毋庸置疑地要受到种种欺诈和侵夺。1929~1933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经济危机,美英等国为了转嫁危机的后果,对中国等许多殖民地国家大肆倾销过剩的农产品。即使是获得广泛好评的多项农业经济调查,其主要目的也在于搜集大量资料为美国政府制定政策服务。这一点,必须实事求是地看待。 注释
① [1] 洛夫是美国康乃尔大学颇具声望的作物育种学教授。1931年受聘为中国实业部顾问兼任中农所总技师,视察江苏、浙江的主要农事试验场,提出了关于我国农作物试验制度和试验方法的改进方案。同年夏天,在金陵大学举办的农作物讨论会上,洛夫主讲生物统计方法,将运用生物统计分析田间试验的新技术介绍给我国作物育种界;同时又用中国材料编著《生物统计方法》一书,在中国出版,以应我国作物育种工作者的需要。 [2] 曹幸穗:《我国近代农业科技的引进》,《中国科技史料》1987年第3期。 [3] 芮思娄:《金陵大学之改良小麦》,1928年。转引自郭文韬、曹隆恭主编:《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年,第129页。 [4] 《奉天农事试验场报告》第一、二册,光绪三十四(1908)年。 [5]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三联书店,1959年,第359~360页。 [6] 白鹤文等主编:《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稿》,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年,第42页。 [7] 纯系育种法由美国育种专家洛夫所倡导,方法是:单株(穗)选择(第一年)——单行试验(第二年)——二行试验(第三年)——五行试验(第四年)——十行试验(第五年)——高级试验(第六年)——繁殖推广(第七年)。这也是我国最初十多年稻麦育种的基本方法。 [8] 全国稻麦改进所是国民政府所设的全国经济委员会中的一个机构,它的很多业务与中农所相同;1938年起并入中农所。 [9] 孙义伟:《本世纪前五十年我国水稻育种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农史》1987年第3期。 [10] 华恕主编:《邹秉文纪念文集》,农业出版社,1993年,第219~225页。 [11] 费旭等编:《南京农业大学史志(1914~1988)》第34页。 [12] 转引自沈宗瀚:《中美农业技术合作》,载《沈宗瀚晚年文录》。 [13] 王思明:《中美农业发展比较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年,第117页。
上一页 [1] [2] [3] [4] [5]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