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不拘一格求真知——“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范式转换”笔谈(1)      ★★★ 【字体: 】  
不拘一格求真知——“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范式转换”笔谈(1)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15:52   点击数:[]    

治阶层中前所未有的分化。分化就会产生新的阶层力量。有意思的是,在主张学习外国技术、要求自强的倡导者中,就有第二次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者,如奕訢、文祥等,用传统的阶级斗争眼光看,他们无疑是卖国者,然而正是由于他们亲历了民族的奇耻大辱,才唤起自强意识的觉醒。从妄自尊大,讲究华夷之辨,到要求自强,提倡向外国学习,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了不起的变化,仅从阶级斗争一个视角去观察,是很难阐明这一历史进程的。如果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么,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就出现了一批人,这一批人的出现,说明统治阶层中要求变革现状的社会力量已经成长、壮大。虽然在初期引进的技术中,主要是洋枪洋炮,但也说明,这首先是来自战争失败的教训而激发的富国强兵的要求,从军事工业的启动,促进了中国第一代民族工业的诞生,反映了中国是从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被惊醒的,虽然这是被动的、艰难的,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终于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走上追求工业化的道路。这是19世纪中叶以来,最先进的中国人推动社会变革的曲折道路。然而,这一简单的认识却迟迟得不到史学界的广泛理解。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著名经济史家严中平曾愤愤不平地指出:“说洋务派办军队是镇压农民起义,农民从没有海军,那北洋水师难道是打农民的?”为什么一个浅显的道理却不能得到认可?就是因为阶级斗争压过一切,以致对一些起码的事实也视而不见。

  所以,确立以现代化为主线的视角,这是对既有研究范式的一大突破,对史学工作者来说,无疑是又一次思想解放,有力地推动了近代史研究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诚然,史学研究的是过去的社会世态和人情,内容上有其继承性,不能简单地用“推陈”方法加以处理,但在某些方面确实需要重新思考和改写,已是不争的事实。

  史学研究的变革,重要的是观念和方法的纳新。秦王朝只存在了14年,但对秦王朝历史的研究历两千年而不衰。这是因为不同时代的人们,会从不同的时代精神出发,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视角,对那段历史作出自己的新解释。史实有终而意义无穷,这才是史学吸引后人的真正魅力。时下诸多方法的引进,如计量统计、模式分析、结构功能、田野调查、口述历史,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多学科方法的运用,都有助于推动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例如,把社会心理确认为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方式,可以启迪史学研究工作者通过社会风尚的演变,考察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相互交往中形成的普遍意识,以便更准确地描述历史的场景和国民性。而用社会学、心理学的概念、范畴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也可能另辟蹊径,丰富和补充阶级观念不能深入的领域。再如,马克思主义并不否认偶然性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上的突发事件、偶然性又屡见不鲜,但是沿用规律性和必然性的范式来论证偶然性,实际上又取消了偶然性,从而又把复杂的现象简单化,所以理论的更新也是范式的更新,范式的更新又给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在史学研究方法已经从单一化而走向多元化的今天,研究者们更应该不拘一格求真知,创生自己的理论。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小农与环境──以生态系统的观点透视传统农业生产的历史过程

  • 下一篇文章: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范式与取向转换的思考——“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范式转换”笔谈(2)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不拘一格求真知——“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范式转换”笔谈(1)”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不拘一格求真知——“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范式转换”笔谈(1)”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不拘一格求真知——“中国近现代史...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