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计算机论文计算机网络
   网络化趋势与图书馆发展观      ★★★ 【字体: 】  
网络化趋势与图书馆发展观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0:08:19   点击数:[]    

。因此,网络基础设施固然很
重要,但寻求一种最便捷、最准确的获取网上信息的技术是关键的关键。
目前, 从网上获取信息主要得力于两大技术:一是建立万维网(
【责任编辑】W),二是浏览器软件技术。 万维网是目前互联网上最流行的交互式信息
查询系统,用户既可以到世界各地万维网服务器上查信息,还可以向全球发布信息。浏
览器是一种在客户机端上用以访问万维网服务器的工具软件,有了它,人们便可以从自
己的计算机检索、查询、获取各种信息。
熟练地掌握以上两大技术,是当前图书馆员的基本功。网络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内
容也就是运用这两大技术来检索、采集、利用网络信息。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了解和熟悉网络资源的基本分布状况,犹如熟悉馆藏;
(2)掌握从网络获取资源的路径, 能根据需求指导读者利用网络资源或编制一些
网上导读系统,为网上资源编制索引;
(3)筛选和梳理网上信息,剔除和拒绝破坏型及多余的信息, 最大限度地利用有
效信息;
(4)组织和下载有关网络信息,建立本馆资源网;
(5)建立用户查询“热表”,开展跟踪服务。
应该说,新技术的出现对图书馆今后的走向将发挥重要作用,但图书馆为用户服务
的目的没有变,新的网络查检技术也是非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延伸和发展。在今后
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不断促进计算机新技术与图书馆传统工作的融合

图书馆学教育也要从以传统教学内容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培养学生从网上
获取信息的能力,突出对网络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和应用能力的训练,以适应千变万化的
信息发展的需要。
3 数字化:21世纪图书馆的使命
世界经济论坛第27届年会于1997年1月30日至2月4 日在瑞士东部的小城达沃斯举行
,年会的中心议题就是“建立网络社会”。各方面都一致认为,探讨“信息数字化革命
”是全社会的共同要求。
美国国会图书馆几年前已开始对该馆资料进行数字化。在一项题为《实现数字图书
馆的战略方向》的备忘录草案中概括了国会图书馆的这项计划,计划到2000年美国国会
图书馆创办200年之际将500万份文件数字化,估计耗资数百万美元。
英国伦敦图书馆也早在1992年底已将收藏的所有图书目录输入电脑。
在我国,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国家工程。根据国家计委等编写的《中国数据库大全》
,我国自1985年开始数据库建设,虽然比西方国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至1995年底
共有各类数据库1038个,其中经济社会方面占56%,科技占44%。
1997年年初召开的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明确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作为我
国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同年,数字图书馆计划开始实施,由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
馆、广东中山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5馆参加的为期3年的“中国国家图书
馆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科研项目开始启动。在此之前,公共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也开
始启动并在不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公共图书馆已建有66个数据库。馆藏数据化
,数据特色化已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
数字化无疑对图书馆来说是一个机会。美国《未来学家》杂志1996年12月号题为《
信息技术的未来》一文认为,“信息技术肯定会带来财富,但是不保证平均分配财富。
所以,可能仍然存在生活水平两极分化的现象,甚至分化程度可能会比今天有过之而无
不及。信息技术既可造就富翁,也造就穷人;比尔·盖茨从一个大学退学学生一跃成为
美国首富就是一个在计算机社会中蕴藏着发大财机会的活生生的例子。”可见,信息资
源占有的不均,将成为新的世界贫富不均的重要原因。同样,也将成为图书馆贫富的新
标准。图书馆引以为荣的将不是藏书量的多少,而是获取网上资源的能力。
当然,只从网上获取资源还不够。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已成为人们争夺的一个大
市场。数据一进入网络就犹如进入一个无形的市场。
争夺市场的第一战已在前两年拉开序幕,主要表现为:企业界、商界纷纷在互联网
上开辟自己的网页,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开拓市场;一些名牌产品的企业争先注册
域名,一些非名牌企业抢占域名。
图书馆领域内的竞争不如企业界来得激烈,但也有不少的图书馆陆续在互联网上建
立了自己的网页,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对于尚未上网的中小型图书馆来说,当前主要
任务,一是利用现有的“车”和“路”发展自己;二是“造车”。也就是在拓展信息空
间的同时扩大辐射自身信息的能力。
近几年来,我国已陆续建成了十大“金”字号的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已初步形成
了一个覆盖全国、连接世界的高速信息网络。
另一方面, 由国家科委立项的CHINAINFO (中国信息)系统已于1997年3月在北
京启动。该系统是一个集经济、金融、社会、文化、 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传播系
统,并为公众服务。中国教育科研网已经形成以清华大学为中心和总出口的西北、西南
、华中、华南、华东和京津等8大地区9所院校为节点,连接200多所高校校园网的立体
网。
广东中山图书馆于1995年成功地研制GDLINK远程联网软件,实现了图书馆ZSLAIS和
IALS两大系统相联,并与北京等信息系统实现联网。
这些都是图书馆网络化的基础,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还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电子网络与科学工作的社会结构

  • 下一篇文章:网络与未来出版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网络化趋势与图书馆发展观”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网络化趋势与图书馆发展观”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Internet时代的网络出版
  • ››惩治网络犯罪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 ››Win2003服务器RPL远程启动服务的安...
  • ››网络营销与个人隐私保护
  • ››网络与未来出版
  • ››强化网站项目管理的需求分析
  • ››试谈计算机网络安全关键问题的分析...
  • ››浅论气象业务建设中网络故障与及时...
  • ››浅谈人防指挥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 ››计算机网络故障管理智能化研究
  • ››网络化趋势与图书馆发展观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