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使很多实力较弱、资金周转较慢的民营企业望而却步。
2·2·3 民营企业人才素质低,高级人才数量少总体来看,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外企相比,其员工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和信息化素养较低[6]。这种现象在偏远地区、二级城市及县级城市表现尤为突出,企业员工的受教育水平大多在初中、高中,少数人达到大专以上,对信息化理解不够,甚至存在偏差。有些员工认为利用计算机进行操作就属于实现了信息化。而企业经营管理者受其教育程度、眼界等限制,缺乏信息化相关知识,导致对信息化重视不足,忽视了信息化这种促进企业发展的手段。
而高级人才在择业时不愿屈就民营企业,即使企业自己培养的人才,在掌握了技术之后,也容易流失。
2·2·4 民营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利用率低其一,在管理机制方面,大多民营企业仍维持家族式作坊管理方式,企业家为企业的日常业务所牵绊,现代科技意识薄弱,不能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企业长远发展制定规划。其二,在生产车间管理方面,对依托信息技术的现代生产管理方式应用较少,仍维持单机生产,人工控制较多。其三,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对网站的运营不足,仅作为宣传的一种手段,并未深入发掘信息资源,造成资源浪费。
3 推动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3·1 强化企业家的信息化意识民营企业要在思想观念上要有一个彻底的改变。首先,企业家需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信息化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并且,要在实际的工作中贯彻落实,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而提升管理层和员工的信息意识,在管理、生产、技术等环节扩大信息化的普及率,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巨额投资,而且短期内很难看到信息化带来的直接效益。要锲而不舍地推进信息化,信息化不仅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工具,还能扩充管理思想,打破一些传统管理的边界。
3·2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有总体规划民营企业存在着财力有限、设施不足、缺少信息化相关人才的问题,其信息化建设需要结合其实际情况推进。
民营企业难以一步到位将信息化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这就需要对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并分步实施,逐步实现信息化[7]。在制定信息化总体规划的过程中,既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又要与企业自身实际相结合,做到切实可行,为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具有指导意义。
3·3 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信息化人才对民营企业来说属于稀缺人才,企业有两种人才来源方式。其一,企业可以通过选拔本企业基础水平较高的人才参加培训、公派学习等方式培养企业所需的信息化人才,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对企业的忠诚度较高,但时间周期较长,同时也存在着人才流失的可能;其二,企业直接从外部引进信息化人才,这种方式能够在短期内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但对企业忠诚度较低,存在人才流失风险。对民营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建立起合理的用人机制,给予高端人才适当优惠政策,并在科研资助、生活待遇、出国深造、事业发展等方面创造条件,让人才引进来,留得住。
3·4 增加企业信息化投资力度
在企业进行信息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应首先注重信息机构的建设;并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加资金投入。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需要,本着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大企业信息化投资比例和力度,建立多功能、全方位、反应灵敏的企业信息资源网络系统。充分利用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使企业决策耳聪目明,知己知彼。
不断推陈出新,在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立于不败之地。
3·5 循序渐进改善业务流程
由于民营企业在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思维方式、运作流程上尚未进入现代化企业行列,用新的、先进的技术去适应旧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流程阻碍企业信息化进程。但如果对民营企业进行彻底的业务流程改造,再进行信息化建设,其风险和难度较大。此外,民营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是随着竞争压力、成本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的,信息化建设要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匹配。在推进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可采用由部分到整体的渐进式实现信息化过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可以考虑以生产流程改造作为切入点,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生产效率,并逐渐与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技术信息化等结合在一起,逐一实现信息化。
4 结束语
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实现生产方式转变、提高企业研发能力、扩大企业知名度、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的成长壮大。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通过强化企业家信息化意识、增加信息化投入、循序渐进的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推动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而实现国家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对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改进。
参考文献
[1]林双林,王振中.民营经济与中国发展[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中国网. 2007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摘要) [EB].
http:∥www.china.com.cn/news/2008-02/29/content-11114159.
htm, 2008. 2.
[3]墨海媛,苏晶,石媛媛.我国大中型企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J].现代情报, 2004. 12: 178-179.
[4]林文声.关于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探讨[J].科技和产业, 2009. 12: 65-69, 90.
[5]李怡文,刘杰.中小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6. 9: 38-40.
[6]范烨,周鸿武.黑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 2008. 3: 136-138.
[7]崔雪冬.民营企业信息管理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职业时空, 2010. 2: 11-12.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