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进而 引起思维方式和观念变革,引起社会文化发生结构性变革的新文化。是一种溶意识文化 、行为文化与物质文化为一体的新文化。 最后还要指出一点,以上仅仅介绍了信息高速公路若干方面的积极影响,其实它的 积极影响远远不止这些,有些影响还有待深入研究。例如将来会不会出现一个信息网络 阶层统治世界等问题值得引起人们深思!而且亦存在许多消极的影响,篇幅所限,不再 赘述。
参考文献 〔1〕刘昭乐:关于中国信息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信息世界》1994年第1期。 〔2〕金 建:论当代世界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及其新特点, 《信息科学》1994年 第2期。 〔3〕罗曼: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国际科技情报》,1994年第1期。 〔4〕钟义信:国家经济信息化与“CHINA”计划,世界科学,1994年9期。 〔5〕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概况。 〔6〕Internet世界,第1卷1、2期。 〔7〕比尔·盖茨:《未来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 〔8〕马影琳:Internet概述(上、下),计算机与通信,1995年1、2期。 〔9 〕钱宗珏:“信息高速公路”和建设我国国家高速信息基础结构(comSII)的有 关建议上、中、下,邮电设计技术,1995年1、2、3期。 〔10〕韩民青:《文化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11〕余谋昌:《全球研究及其哲学思考》,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 〔12〕片桐守雅:日本的CALS现状与展望,第一次中日信息服务产业恳谈会资料, 1996.8.29。
上一页 [1] [2] [3] [4] [5]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