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其它理学论文
   土地整理中的资源条件和效益分析      ★★★ 【字体: 】  
土地整理中的资源条件和效益分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2:12:23   点击数:[]    

其他主要农副的持续稳定供给,改善农民生活和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农村现代化步伐。

  通过对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和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项目区增加耕地的潜力主要来源于未利用地中的荒草地和开发滩涂。

  现有未利用地72.48 hm2,其中荒草地10.39 hm2,滩涂38.95 hm2。经土地平整,增施有机肥,可新增耕地57.89 hm2,新增耕地率达到10.40%。通过实施土壤改良,使其变成高产、稳产良田。

  现有低产旱地451.64 hm2,年均亩产低于500kg。这部分土地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缺水,通过新建农田灌溉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低产旱地变成高产稳产良田,年均亩产达到900kg,土地产出率提高80%。

  现有坑塘水面3.0 hm2,常年闲置,淤泥淤积。通过整理变为养殖水面,可增加当地农民的农业收入,提高当地的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当地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

  最终把项目区建成土地平整、田块成方、面积适度、四周林网、路渠成行、灌排分开、生态环境良好、便于机械操作、具备规模经营条件的高效农田。

  整理前后各类用地指标变化情况见表2。

整理前后各类用地指标变化统计表

表2 单位:hm2,%

地 类

规 模

比 例

整理前

整理后

增加

整理前

整理后

增加

耕地

旱地

451.64

 

 

 

 

 

水浇地

3.08

540.70

 

 

 

 

菜地

10.20

 

57.89

86.42

96.78

10.40

灌溉水田

17.89

 

 

 

 

 

林地

农田防护林

0

3.69

3.69

0

0.66

0.66

其他

农用地

坑塘水面

2.19

 

-2.19

0.39

 

-0.39

养殖水面

 

3.00

3.00

 

0.54

0.54

农村道路

1.10

5.92

4.82

0.2

1.06

0.86

沟渠

0

5.37

5.37

0

0.96

0.96

未利用地

荒草地

33.63

0

-33.63

6.02

0

-6.02

滩涂

38.95

0

-38.95

6.97

0

-6.97

合 计

558.68

558.68

 

100

100

 

2.2水资源分析

2.2.1水资源状况

  地表水:经承德县部门测算,项目区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深124.1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9.33万m3

  地下水:地下水分布情况自上而下大致可分为3类含水层:潜水、风化裂隙水(风化壳潜水)、浅层裂隙水。潜水:储存在第四纪松散层中,沉积厚10~15m,局部6~8m,水位埋深3~5m,含水层4~6m,分选性好,透水性良,水量丰富单井出水量可达lOOm3/h以上:风化裂隙水:因风化裂隙发育,泉水出露广泛,出水量3.6~36m3/h,风化厚度5~20m,可供生活用水;浅层裂隙水:水位埋深25m以下,出水量21.6n13/11。各类水的矿化度在0.5~2.0g/L之间,水质良好。

  近年来,气候连年干旱,天然降水逐年减少,地表水已不能作为农业生产的可靠水源。地下水位降低,潜水和风化裂隙水已不能满足项目区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迫切需要开发浅层裂隙水,来满足项目区农业生产的需要。

2.2.2农业需水量估算

  根据承德县降水资料,参照《中国主要作物需水量与灌溉》和《河北省用水定额》(试行),以及河北省水利技术试验站灌溉试验研究成果,结合当地用水习惯,确定不同种植结构的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推求项目区整理后总灌溉水量。见表3。

表3各种作物灌溉用水量表

种植作物

面积

(hm²)

灌水定额

(m³/hm²)

灌水次数

(次)

灌溉定额

(m³/hm²)

灌溉用水量(万m³)

地膜水稻

250

900

4

3800

90.00

蔬菜

200

750

5

3000

75.00

夏玉米

90.70

750

2.5

1875

17.01

合 计

182.01

2.2.3供水量估算

  运算下列公式,可计算出项目区地下水可利用量共计191.35万m3

W =入W

式中:

  W为地下水可开采量(万m3/年);

  入为开采系数,根据《承德县水利志》和现有实测资料,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能以及开采后不致引起地下水持续下降、水质恶化等条件下确定地下水开采量,老牛河流域的开采系数一般取值0.90。

  W为地下水总补给量(万m3/年),项目区内地下水的补给主要包括降雨入渗、地表径流、出山口后渗漏补给和地下径流侧向补给。

  经过计算,推算出项目区地下水总补给量191.35万m3

2.2.4水资源平衡分析

  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91.35万m3,农业需水量为182.01万m3(见表3)。可知供需水之间的比例为191.35/182.01=1.05:1,可见,项目区水资源能够满足农业用水的需要。项目事实后,采取节水措施并设计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和适当的种植结构,如采取秸秆还田、地膜覆盖、使用蒸腾抑制剂等农艺节水措施和化学节水措施,可减少作物腾发量30mm。因此,水资源供给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区灌溉要求。

3.效益分析

3.1土地整理效益分析的目的及意义

  土地整理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为土地开发整理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通过这一科学决策的实施,去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系统,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使人类——土地——环境成为和谐的统一体,取得土地整理的最佳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在土地整理过程中,效益的预评估是预测土地整理合理与否的重要步骤。通过综合效益分析,可以比较清楚的认识到不同的土地整理模式对社会、环境所产生的效果,以及时地采取措施调整用地结构和整理模式,按经济、社会、生态规律来改善农业系统的运行。

3.2土地整理效益分析

3.2.1经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读解

  • 下一篇文章: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职业适性检测指标研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土地整理中的资源条件和效益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土地整理中的资源条件和效益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浅谈数学的设计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读解
  • ››担子菌和子囊菌交配型基因的研究进...
  • ››关于现代中学数学教育的思考
  • ››青枯菌病害的研究进展
  • ››数控技术与产业发展途径探讨
  • ››浅谈蛋白质折叠的有关问题
  • ››揉合一体的结构化学与生命科学 ——...
  • ››教师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
  • ››论“协同教学”的课堂模式与学生心...
  • ››土地整理中的资源条件和效益分析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