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综合工程 |
|
|||||
拖欠工程款中国建筑业的“绝症”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2:56:42 点击数:[] ![]() |
|||||
欠、逃废债务缺乏严格惩罚措施的规定,应该尽快进行修改,增加强制性惩罚措施,并加大严格执法的力度,使失信者受到法律严惩,以充分发挥法律对信用关系的刚性保障作用。 三是要强化监控,杜绝资金不到位工程进入建筑市场。“没有资金争着上,有点资金全面上,有了资金也尽量少给或不给、逼着施工单位垫钱上”已成为建筑市场扭曲的普遍“规律”。这一“规律”以损失商业信用为代价,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从源头抓起,强化监控力度(尤其要强化银行在工程建设中的监控力度)、实施审批工程责任追究制度,杜绝资金不到位工程进入建筑市场,以从根本上遏制“拖欠、垫资”等现象的蔓延扩大。 四是要提高建筑市场“准入”门槛。针对我国建筑队伍急剧膨胀的现状,建设部于2001年发布实施了新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但关键是加强落实,按照新的市场准入原则,杜绝一大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人员从事建筑业,从源头上控制队伍总量;清理、整顿和考核、培训现有的建筑队伍,对没有实力、不能适应现代化竞争的队伍清理分流,以降低现有队伍的总量,提高质量;同时实行严格的内部行业管理体系,形成在不同层次各自进行竞争与协作的市场格局,避免资质趋同,使我国建筑业真正做大做强,走向现代化。 五是要规范企业行为,促其在提高竞争力上下功夫。由于立法不到位、政府行为不规范,导致市场上违法违纪、暗箱操作替代法规的现象屡禁不止。一些建筑业企业不是在练内功、提高素质上下功夫,而是想方设法通过打通业主,送红包、给回扣等非法手段争夺工程。而与建筑业相关的建材生产商也如法炮制,使低质、劣质产品大量涌入市场。在这种不规范的市场行为与企业行为作用下,建筑领域中的中介监理同样问题百出,也经常可能失去公正性,劣质工程的产生便势在必出。不规范的企业行为,必然产生不能经受市场风雨的企业。长此以往,中国建筑业企业在国际大竞争中将不堪一击;加入WTO后,不仅不能开拓海外市场,连国内的份额也将拱手让于“外”人。所以,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乃是中国建筑业面临的刻不容缓的大事。 建设领域的工程拖欠款是指施工企业(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末应向发包单位(建设项目或单位,以下简称建设项目)收取而未收取的工程款项。长期以来,在我国建设事业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工程款拖欠问题愈演愈烈,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恶化了企业交易信用环境,极大地困扰着许多企业的正常运转,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工程拖欠款现在时 分析一定时期的工程款拖欠情况(从建筑业企业角度),应考虑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程拖欠款的规模,用建筑业企业期末被拖欠工程款指标反映;二是拖欠款对建筑业企业影响的深度(简称拖欠款影响深度),用期末被拖欠工程款与报告期建筑业企业总产值的比值反映。 从总体上看,“九五”以来,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的问题有所加剧,拖欠款规模逐年加大,对建筑业企业的正常发展影响很大。1996年底,建筑业企业(指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以下同)被拖欠工程款1360亿元,全行业拖欠款影响深度为16.4%,至2001年底被拖欠款总量达到2787亿元,是1996年底的2倍多,全行业拖欠款影响深度达到18.1%。2001年底,有24859家建筑业企业存在被拖欠工程款的情况,占全部建筑业企业的54.2%,拖欠款影响深度大于50%的建筑业企业3850个, 哪些建筑业企业被拖欠 被拖欠工程款在不同类型的建筑业企业中分布是不平衡的。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被拖欠比较严重。具体地讲,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建筑业企业是被拖欠大户。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由于产权不明晰、历史包袱沉重等因素影响,国有建筑业企业明显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再加上业主普遍存在着“拖欠国有企业没关系”的错误认识,国有建筑业企业成为建设领域被拖欠工程款的主要对象。2001年底,国有建筑业企业被拖欠工程款1131亿元,占全部被拖欠工程款的40.6%;拖欠款影响深度达22.6%,明显高于全国18.1%的平均水平。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建筑业企业被拖欠严重。截至2001年底,一级建筑业企业被拖欠工程款1621亿元,占全部被拖欠工程款的58.2%,拖欠款影响深度高达25.7%,高于全部企业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分析其中原因,一是中小企业多为民营企业,运行机制相对灵活,风险防范意识较强;二是中小企业相对来说成立时间较晚,历史沉淀较轻,长期积累下来的拖欠款不大。 从地区分布看,被拖欠较多的建筑业企业集中在东部地区。截至2001年底,东部地区建筑业企业被拖欠工程款176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63.1%,其中排名前六位的北京、江苏、广东、山东、辽宁、河北被拖欠工程款总量就接近全国的一半。同时,这几省市的企业拖欠款影响深度也大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北京高达37.4%,是被拖欠最严重的地区。 哪些建设项目在拖欠 从建设项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