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交换平衡的自然圆周运动,或一定能级圆周轨道(原子核运动,使其不是正圆的椭圆轨迹运动)上稳定运动。 对于一般同类同质量的微观粒子束粒子数密度(或几率密度)同样可以用波函数描述,即 ф=ф。Sin2π(νt-ι/λ)=φ。Sin(2π/h)(Et-pι) 其中E=hν,p=h/λ。同样可以用薛定锷波动方程描述。但同类微观粒子,如同元素原子形成的环境条件不同,原子质量不可能完全一样,而存在原子质量差异,即存在一定分布,所谓原子量实际上是同元素原子质量的平均值。这样同类微观粒子束的粒子质量很难一致,为此采取一个粒子出现 几率数密度及其波函数描述更妥当。它等价于量子力学波函数和几率密度的解释。 粒子是涡旋体,其周围包含各种各样交换场质周期状态。场质多半是连续性物质或量子组合状态,如引力场、磁场、电场、电磁场、强作用场、弱作用场等。强作用场是原子核内核粒子或重粒子间交换作用场,弱作用场是轻粒子间交换作用场,电磁场是重粒子与轻粒子间交换作用场。交换作用场质通常要求粒子质量相等或整数倍,才能同步平衡交换,交换中构成粒子,如强作用的介子,电磁作用的量子等。衰变是指原子核碎片或变子(重粒子、轻粒子等基本粒子)不稳定不平衡状态趋向稳定平衡状态的过程,使碎片分裂、分离、放射、辐射等。 参考书: 1、《物性论-自然学科间交叉理论基础》 陈叔瑄著 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2、《物性理论及其工程技术应用》 陈叔瑄著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出版 3、《思维工程-人脑智能活动和思维模型》 陈叔瑄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