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设备原因造成电量电费的损失。 3.3 夯实财务基础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线,也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夯实财务基础管理是企业稳健经营,确保企业资产优质、财务状况优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代管县级供电企业要依据“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独立法人实体、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针对当前存在管理粗放、财务制度预算管理刚性不强、资本运营质量不高、主多关系分离不彻底等问题,强化财务基础管理,坚持“自我约束、接受监管,规范经营、控制风险,增收节支、提升效益”的财务理念,确保企业财务基础稳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如何夯实代管县级供电企业财务基础管理,当前应着重抓好如下几点: 3.3.1 强化财务预算刚性,杜绝不规范经营行为 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基础管理的龙头,也是落实企业战略目标、实施年度目标计划的具体措施。年初应根据企业战略目标要求和年度工作计划,制订出各项关键业绩指标,确定企业各项主营业务、其他业务、营业外收支预算及生产、基建、技改等投资预算,制订企业年度全面财务预算,并层层分解,逐级落实责任、进行量化考核。 财务预算的刚性,主要体现在必须提高预算的执行力上。从近几年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看,很多单位缺乏执行预算的刚性,出现领导层重视不够、随意性大,基层单位责任压力不到位,分析、评价、考核力度不强等情况,还有的单位领导习惯于拍脑袋临时决策,忽视财务预算的刚性和约束力。凡此种种,造成了偏离预算,甚至决策失误,浪费资源等问题,形成了经营风险。因此,强化财务预算的刚性,杜绝不规范经营行为是当前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 3.3.2 细化财务状况的分析与控制,确保资产优良、运营高效 县级供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习惯于注重电量、线损、电价等指标的分析,而忽视财务状况的分析与控制。财务状况的分析与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以价值形态、现金流量等形式加以分析比较,从而发现企业财务运转是否优良和畅通,是否存在现金滞流、投资回收期过长、回报率过低以及耗费过多、成本上升、铺张浪费等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和改进。 当前代管县级供电企业财务状况分析要重点抓住以下几点: (1)实行“四到户”管理后,农村线变损管理是否加强、损耗是否控制在定额之内、各台区线变损的比较及其变化,分析农网运行维护管理费收支情况是否正常。 (2)主要考察电价执行情况,分析收入、成本、利润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考察电费回收是否正常,有无欠费隐患;考察成本支出是否正常,购电费结算有无不合理的,是否存在超预算列支或超定额结算的,是否存在乱开口子违规列支等情况。 (3)检查电力基建、小型基建、大修、技改等工程投融资管理是否规范合理,是否有严密的科研论证、经济评价报告;投入产出效果是否得当;是否存在重复投资浪费现象,是否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工程成本是否控制在预算额度之内;是否按期完成决算等。 (4)检查现金流量是否正常,应收账款和往来结算以及城农网建设改造投资借款清还是否及时,银行存款余额是否控制得当,多余的存款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利用等。 (5)分析常规性的财务指标,如资产保值增值率、利润率、流动比率等。 3.3.3 理顺主业与多经企业的财务关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为了规范和理顺电力企业的主业与多经产业的关系,国家实施“三清理一规范”工作;“十一五”电力体制改革深化过程中,还将进一步推动主辅分开的改革,这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也是规范管理、理顺关系、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举措。在消化代管县级供电企业改革和历史形成的人员包袱过程中,多经产业发挥了“蓄水池”的作用,同时存在很多问题。针对目前县级供电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主业和多经企业间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应着重做好如下工作: 一是要解决前阶段部分单位主业投资办多经,把多经当成主业的自留地,使多经企业无长期发展目标,经营明亏或潜亏,资不抵债,主业投资无收益,形成不良资产的问题。因此,要限制或停止主业投资办多经。对以前的主业投资多经企业必须加强监管力度,尽快采取措施,改善经营、盘活资产、扭亏为盈,限期收回投资。二是要理顺主业与多经企业的关系。对实际由主业控制的多经企业或职工持股企业,必须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产权清晰、责任明确、主多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主业对多经企业的经济往来或关联关系,必须做到:财务关系清晰、会计主体明确、平等有偿、公平交易。不出现多经企业无偿占用主业资产、资金或非法转移国有资产,杜绝变相化公为私的现象。 3.4 坚持依法治企,确保企业合法权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我国加入WTO之后,企业要想健康发展,必须学法、懂法、依法治企,遵守市场运行规则。县级供电企业也不例外。当前要学习好《公司法》《合同法》《劳动法》《会计法》等。在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