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化学化工 |
|
|||||
21世纪涂料工业发展趋势及对策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08:32:30 点击数:[] ![]() |
|||||
道。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产品质量因素优质、高指标、功能性产品受欢迎。 ②价格因素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价格不是影响涂料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消费者更注重产品质量及其使用性能。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价格还是起决定作用的。 ③环保因素环保意识加强,民用(主要是室内用)环保型产品更受欢迎。 ④广告、媒体的宣传因素广告对生活水平较高的消费群体有较大的引导作用。立邦漆就是最好的印证。 ⑤企业信誉和名牌效应因素人们普遍认同信誉较好的国营大企业及其名牌产品。 2.2 存在问题 2.2.1 生产企业多,规模小,经济效益差 涂料生产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各地中小型涂料厂蜂拥而上,全国涂料生产企业已达4000多家。大部分企业盲目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什么都生产,但什么都不精,没有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差,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低。企业无法进行扩大再生产和技术改造,很难与相关工业同步发展,更谈不上引导用户的消费需求。 2.2.2 原料不配套 涂料生产涉及溶剂、树脂、颜料、助剂等数百种原料。涂料生产所用的一些大宗原料如金红石型钛白、甲醚化氨基树脂、叔碳酸乙烯酯、高档颜料及各种专用助剂等长期短缺。一些涂料专用原料规格少,质量差,严重影响引进装置的正常生产,也影响了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 2.2.3 重复建设严重 以汽车涂料为例,仅在1994~1996年的三年间,日本关西涂料公司在我国沈阳、天津、湖南、重庆等四地,以相同的技术建立了四家汽车涂料合资生产厂。这样做的结果,无疑是外国公司受益,我们国家受损。 2.2.4 科研开发投入少 国外对涂料用树脂的研究非常重视,而我国涂料工业基础研究力量则很弱,往往只局限于配方的研究,对科研开发的投入仅占产品销售额的1.2%(国外一般为占5%~10%)。而且,国内涂料行业还存在着只重视生产环节而忽视施工应用研究的不良倾向,使得好产品得不到好的应用效果。产品售后技术服务也比较薄弱。 2.2.5 涂料产品标准滞后 涂料产品标准的制定滞后于涂料品种的发展。我国涂料产品标准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给假冒伪劣产品以可乘之机,扰乱了国内涂料市场,损害了国有涂料企业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民族工业形象。 2.2.6 三废治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涂料行业三废主要来自涂料原料的生产、涂料的生产及涂料涂装过程。 在涂料用树脂的生产过程中,有少量的挥发性有机物逃逸到大气中。如在生产氨基树脂时,有一定量的甲醛(3%左右)挥发;在生产酚醛、环氧等树脂时,要产生一定量的废水。 涂料生产过程中,由于含大量有机溶剂的产品还很多,必然会有溶剂挥发到大气中。传统防锈涂料含有铅、铬、锌等重金属盐,如使用不当,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涂料施工中,特别是涂料烘烤固化过程中,有数十万吨有机溶剂挥发到大气中,严重污染环境。另外,市场上销售的聚氨酯涂料,游离单体异氰酸酯含量严重超标,施工时散发到大气中,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 3. 我国涂料工业的发展对策 根据我国涂料工业的发展现状及相关工业的发展要求,并借鉴世界涂料工业的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21世纪,我国涂料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应当是:大力发展高性能、低污染的涂料品种,并促进涂料生产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3.1 调整产品结构 一是逐渐淘汰落后工艺、落后设备和品质低劣的产品如低档建筑涂料聚乙烯醇水玻璃内墙涂料(106)、聚乙烯醇缩甲醛涂料(107)、淀粉涂料、纤维素改性淀粉涂料等产品。 二是大力发展高档合成树脂涂料,使高档合成树脂涂料的比例由目前的70%,提高到2005年的80%。 三是大力发展节能低污染的水性涂料、高固体分涂料、粉未涂料、无溶剂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在建筑涂料中,提高乳胶涂料比例,到2005年达到50%~60%。在工业制品涂料中,扩大水性涂料、高固体分涂料和粉未涂料的应用,到2005年,使水性涂料的比例达到15%,粉未涂料所占比例达到10%。实现这一目标,将使节能低污染涂料占涂料总产量的比例从目前的近30%,提高到2005年的40%。 四是改变我国国有企业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建议国家制定鼓励提高专用涂料技术水平、淘汰性能低劣涂料产品的政策,使汽车、航空、集装箱、重防腐、高档家具等各类专用涂料和功能性涂料都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加强专业化生产,以此推动涂料工业产品结构的优化。 五是重视解决高档涂料用原料的供应问题。通过自主开发和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实现通用树脂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基础无机颜料、关键助剂实现国产化;提高原材料自给率,为改善涂料行业的产品结构创造条件。 3.2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逐步改造现有生产装置,提高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改善操作环境。大宗产品生产实现设备大型化,高温树脂全面采用热媒加热系统。 3.3 加强科研开发 重点突破对国民经济有较大影响的专用涂料的研究开发。 重点开发超耐候性(10年以上)建筑涂料,如有机硅、有机氟及其改性的丙烯酸酯类乳胶涂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