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生命环境 |
|
|||||
环保自力救济性质分析与对策研究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1:43:36 点击数:[] ![]() |
|||||
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78页。 [15] 吕忠梅 《环境法新视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2页。 [16] [日 ]原田尚彦 《环境法》 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33-34页。 [17]详见周珂 《生态环境法论》 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96-97页。 [18] 陈泉生 《论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年第2期21 –23页。 [19]张新宝 《中国侵权行为法(第二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530页。 [20] 相关内容参见叶俊荣 《出卖环境权》 《环境政策与法律》 台湾月旦出版社1993年版。 [21] 王文宇 《民商法理论与经济分析》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7-68页。 [22]王泽鉴 《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8)》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03页。 [23] 汪学文 《中德环境民事法律责任的比较》 《德国研究》1997年第1期14页。 [24]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30页。 [25]《德国民法典》第227条。 [26]陈泉生 《环境法原理》 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127页。 [27]具体论述见周珂 《生态环境法论》 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143-151页。 [28]《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水污染防治法》第五条、《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七条等也有类似规定 [29] 如“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第六条),“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九条)。 [30]参见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66—267页。 [31] 苏力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3页。 [32] 在英美法系,“民”的基本对应面是刑,“民法”包括国内通常意义上的行政法,行政处罚也属于“民事”责任范畴。 [33] 李艳芳 《美国的公民诉讼制度及参考》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124页。 [34]叶俊荣 《环境政策与法律》 台湾月旦出版社1993年版238页。 [35] 见美国第五巡回上诉法院Hamker v. Diamond Shamrock Chemical Co. 与美国第四巡回上诉法院Chesapeake Bay Foundation, Inc. v. Gwaltney of Smithfield, Ltd. 转引自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239页。 [36]张明华 《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刍议》 《法学论坛》2002年第6期92页。 [37]苏力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页。 [38] 胡锦光等 《行政法专题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9页。 [39]从国外的司法实践来看,在美国司法部诉微软一案中,法官在法庭上直接从WINDOWS系统中卸载IE浏览器,足见其专业化水平。而我国司法制度改革中对法官素质的要求,也反映出同样的趋势。 [40]张明华 《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刍议》 《法学论坛》2002年第6期92页。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吴国刚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