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生命环境
   论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以中山市为例      ★★★ 【字体: 】  
论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以中山市为例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1:41:51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维护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是衡量现代城市生态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指标。本文以中山市为例,分析城市景观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并为未来中山市城市景观格局的改进提出了初步方案。通过这一典型分析,文章旨在探讨中国的一些园林绿化质量教高的先进城市,应探讨如何使城市建设再上一个台阶,领导全国其它城市的景观生态建设。

关键词: 中山市,城市设计,景观规划,景观生态, 景观连续性

Connectivity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Processes and Patterns:
With A Case Study at Zhong Shan in Guangdong Province

Kongjian Yu*, Zheng Ye**, Di Hua Li*, Duan Tie Wu***
(*Department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Landscape Bureau, Zhong Shang City;
***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Connectivity of landscape processes and patterns is a major criteria for a secure and healthy city. Using Zhong Shan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issue of natural process and pattern connectivity in a urban landscape and proposed and schem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landscape in the case study area. The major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show a possible way for the already well landscaped cities to step further in landscape ecological improvement, and explore a new model for urban landscape improvement in other cities in China.

Keywords: Zhong Shan City, Urban design, landscape planning, l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 connectivity.


1 引言

  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系统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镶嵌体。在这一景观镶嵌体中发生着一系列的生态过程。从内容上来分,有生物过程、非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生物过程如某一地段内植物的生长、有机物的分解和养份的循环利用过程,水的生物自净过程,生物群落的演替,物种之间的过程,物种的空间运动等。非生物过程如风、水和土及其它物质的流动,能流和信息流等。人文过程则是城市景观中最复杂的过程,包括人的空间运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过程,及与之相关的物流、能流和价值流。从空间上分,景观中的这些过程可分为垂直过程(Vertical)和水平(Horizontal)过程。垂直过程发生在某一景观单元或生态系统的内部而水平过程发生在不同的景观单元或生态系统之间。

  尊重生态过程进行景观和城市规划是生态规划的核心。生态规划特别注意到传统的城市与景观规划中功能分区方法的不足,而提出土地利用应体现土地本身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是由自然过程所决定的。即自然的地质、土壤、水文、植物、动物和基于这些自然因子层的文化历史决定了某一地段应适合于某种用途。从17世纪英国规划学家Patrick Geddes的"先调查后规划"到本世纪50年代 I. McHarg的自然设计 (Design With Nature),生态规划发展了一整套的从土地适应性分析到土地利用的规划方法论和技术,即叠加技术(Overlay) (Faludi 1973; Steinitz, Parker, 等 1976;Steiner, Young等1987 )。McHarg 形象地称之为"千层饼"模式(Layer-cake model)(1981)。这种生态规划的千层饼模式实际上体现了规划以垂直生态过程的连续性为依据,使景观改变和土地利用方式适应于生态过程。正如McHarg所说的"所有系统都追求生存与成功。这种状态可以描述为负熵-适应-健康。其对立面则是正熵-不适应-病态。要达到第一种状态,系统需要找到最适的环境,使环境适应自己也使自己适应于环境"(1981)。

  然而,生态规划的千层饼模式忽视了景观中的水平生态过程,千层饼生态规划模式只能反映类似从地质-水文-土壤-植被-动物-人类活动这样某个单一单元之内的生态过程与景观元素分布及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它很难反映水平生态过程与景观格局之间的关系,如风、水、土的流动,动物的空间运动及人的流动,灾害过程如城市火灾的扩散过程与景观格局之关系。

  始于30年代而兴于80年代的景观生态学则为解决水平过程与景观格局的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从而使城市与景观的生态规划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即景观生态规划时代。景观生态强调水平过程与景观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Naveh and Lieberman 1983; Forman and Godron 1986; Risser 1987; Turner 1989;Forman 1995) 。它把"斑块-廊道-基质"(Patch-corridor-matrix)作为分析任何一种景观的模式。在一个人为影响占主要地位的景观中,特别是城市和城郊,自然景观和自然过程已被人类分隔得四分五裂,自然生态过程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已受到严重威胁,最终将威胁到人类及其文化的可持续性。因此,景观生态学应用于城市及景观规划中特别强调维持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Connectivity)和完整性(Integrity)(Noss 1991; Schrieiber 1991)。具体地讲在城市和郊区景观中要维护自然残遗斑块之间的联系,如残遗山林斑块,湿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风能——21世纪人类理想的替代能源

  • 下一篇文章:中国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以中山市为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以中山市为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浅论园林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管...
  • ››探析生态原则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
  • ››浅论常用消防设施的日常使用与维护...
  • ››浅论生态环境影响下的城市建筑
  • ››探讨绿化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 ››浅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 ››谈村镇绿化问题的初步思考
  • ››浅论园林绿地工程建设的规范化
  • ››浅探绿化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 ››探讨城市机动车的尾气污染与治理
  • ››论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