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局只不过三十多人(美国能源部有近五千人),实在难以应付能源管理工作的挑战。
美国总统布什上台后,立即由副总统切尼组织了一个专家委员会,研究美国的国家能源政策,对美国的能源战略和政策、阶段计划和目标都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指导。相比之下,中国的能源管理还落后于形势需求。因此,不论上述三种方案最终哪一种被选择,未来中国能源管理工作的重点都在于综合决策。能源种类繁多,有煤、电、油、气、核等,各种能源之间存在一定替代关系,而单靠某一种能源是无法解决中国能源需求问题的。因此,各种能源之间如何平衡和国内外能源如何平衡利用都是能源管理工作未来的挑战。
中国的煤炭储量很大,目前的能源结构也以煤炭为主体,但我们不能指望单靠煤炭--煤变油变气--来解决能源需求问题,因为运输、环境等方面存在着限制煤炭开发的因素。中国石油产量,各方认可的预测是不超过2亿吨,到2020年则可能维持在1.8亿吨。但到时,预计中国石油需求将达到4.5亿乣6.1亿吨,届时中国石油的进口依存度将达到60%乣70%。一般看法认为,一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超过50%,能源供应安全就会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假设中国未来每年需要进口2亿吨石油,则会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能力提出挑战。
可喜的是,中央对于保证石油供应安全已经给予很高重视。今年,国家领导人出访,多数时候带有开拓能源供应相关人员,可谓前所未有。但是,要从国外获得更多的石油资源并非轻而易举,比如安大线经过多年谈判,最终变成一条支线。类似这种问题相信还会继续出现。
此外,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也可能影响中国已经获得的一些石油资源。比如中国在苏丹的石油开采工作比较顺利,但假如美国对苏丹制裁,则中国的石油供应会受到影响。各国民族主义的出现也是值得警惕的风险。对以上问题需要中国及时应对,这也离不开一个强力领导机构的支撑。
2005年,预计中国能源供不应求的情况还会持续存在一段时间。2003年以来,由于电力短缺,电力装机容量上马很猛(中国的订单到处飞,全球发电设备制造商满心欢喜),一年投产机组在5000万乣6000万千瓦左右,需要新增发电用煤9000万乣1亿吨。但由于煤炭产量提高不仅仅是一个开采的问题,还牵扯到运输能否保证的问题。因此,预计2005年电力供应还会有一段时间的紧张,但估计到下半年就会有所好转,因为在今年装机容量投产5000万的基础上,明年预计还会有几千万装机容量投产,预计到2007年电力供应短缺情况基本缓解。
但是,电力问题缓解的同时,能源问题并不会就此消失。2003年,中国进口石油9000万吨,今年可望达到1.2亿吨。而石油消费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有力政策措施,供需矛盾问题还会进一步加剧,因为交通运输用油问题很难一时缓解。因此,这需要一定的产业政策来加以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