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农村工作重要内容的生物质能发展列上党和国家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法制轨道。 2、制订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 生物质能转换技术是着眼于未来替代能源的、正在研究、探索、发展中的一项高新技术,许多技术的社会效益显著而经济效益却一时难以体现。许多项目是为贫困落实地区广大人民造福的扶贫事业,是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平衡的公益事业。为了促进这项战略措施的发展,建议我国政府也和世界各国一样,对于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实行免税、减税、补贴、无息或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比如对于大中型沼气工程的投资除了政策的部分拨款外,可将所要使用的技术改造贷款等优惠政策。比如对于大中型沼气工程的投资除了政策的部分拨款外,可将所要使用的技术改造贷款纳入政策性银行,由于大中型沼气工程同时也是一项环保工程,应采取行政、法制和经济手段鼓励甚至强制推广应用,从环保罚款中还可提留一定的比例作为投资来源之一。还可考虑从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建立湖北省的生物质能研究开发基金,作为有关部门和科研人员从事专题项目的研究经费。 3、抓好示范项目,推选产业建设。 由于生物质能集约化应用,目前主要是面向广大农村和中小城镇,因此应以点带面,抓好示范项目,然后推而广之,使之形成气候,推进产业建设,示范项目的选取须注意:技术先进而又成熟,工艺不甚复杂,成本不是很高,能源利用率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等,近期可以考虑围绕省柴节煤灶、生物质炭化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固化气体裂解等技术综合使用和沼气工程等示范项目推进产业建设。 1981年起,国家提倡农村使用省柴节煤灶,注重节约、实用、方便的统一,经过十年努力,便迅速控制了过量燃用生物质资源的严峻局面,新型高效炉灶成为农民欢迎的厨具,现在全国有1.2亿农户使用热效率超过20%的炉灶,较旧式炉灶节些30-50%,1994年我省普及省柴灶已达1000万户,目前是,省柴节煤灶正向多功能、商品化方向发展,是农村能源一宗主要产业。 近年来湖北、河北、江苏、山东、安徽等省将秸秆开发为“生物煤块”,直接替代煤炭,供乡镇企业锅炉使用,或者进一步炭化,供乡镇企业锅炉使用,或者进一步炭化,制成生物炭,出售给冶金行业或提供出口,这样每亩秸秆可增值40-50元,压块机和生物煤已成为新产业。 另外,大型的沼气工程集中供气站在抓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中,也呆派生出饲料、肥料等加工企业,小型户用沼气工程也可带动发展预制模块,家庭沼气--养殖等产业。 4、加强技术科研工作并突出重点。 新能源技术是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支柱技术之一,高效率的利用生物质属于高科技领域,正在迅速发展,有许多技术难关须要攻克,有许多新产品有待开发研制,有许多成功的新技术要很好地消化吸收和推广应用,因此,科研工作至关重要,应大力加强,增加投资。 由于小柴炉灶和沼气工程已基本定型,只是巩固推广应用的问题,湖北省在“九五”期间可将生物质的气化、固化技术列为近期重点科研攻关项目,随着农村小康目标实现,农民用能水平、质量和设备现代化将成为评价小康内涵的重要内容,可以预见,炊事和采暖用能及其设备最具市场活力,可再生能源产品从研制经中试到商业利润回收,不同阶段应形成自身的梯度构架,即①成熟技术向市场投入一批,商业利润回收一批;②向市场过渡中试示范投入一批;③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起动一批。 “九五”期间逐步开展以下工作; ①进一步研究完善生物质气化装置,并扩大功能,开拓市场,进入食品、中药材、养殖、种植业的烘干供热领域。 ②对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建议两个面向,即一是制炭,一是制“生物煤”,制炭市场效益高,但对压制成型技术要求高:比重1.35-1.45,机械弯曲强度38kg/cm2,抗压强度320kg/cm2,关键技术是磨损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低压成型产品“生物煤”压制强度低,比重0.5-0.6,做到易燃,可运储,取代煤和柴。 ③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难度较高,但应安排少量科技人员跟踪国内外动向,做些技术储备,为下一世纪生物质高品位产品进入市场打下基础。 以下项目对湖北省农村的现实虽然是较长期的,投资是巨大的,但2010年可能是被接受的产品: a、热值达到(9350-450)×4.1868J/m3的可管道输送的甲烷化煤气和热解水煤气; b、生物质注氧/蒸汽气化甲烷化,生产液体燃料替代矿物燃料油; c、生物质制氢技术。 ④重视生物质能软课的研究,为制定正确研究开发方针,少走弯路,减少失误,做好工程技术项目的前期准备,提供依据的佐证。 5、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新能源技术在国际上是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相互交往多,学术活动频繁,新论文、新资料多,新产品、新专利多,我们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强与国外学术交流,学习、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取人之长,为我所用。我国在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方面已有一些国外援助项目,湖北省亦应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这类国际援助项目所需的配套资金应给予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