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石油能源
   石油: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与国际战略      ★★★ 【字体: 】  
石油: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与国际战略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2:06:15   点击数:[]    

90年代开始,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石油消费量的急剧上升。1993年石油进口量超过了石油出口量,在数量上成为净进口国;1995年石油进口的金额超过了石油出口的金额,在石油贸易金额上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中国的石油产量居世界第5位,为156 Mt,原油加工能力达到230 Mt,石油与石油产品的进口量为13.93 Mt,相当于当年石油消费总量的8%;1997年原油进口量达到35.47 Mt;1998年进口原油27.32 Mt,成品油21.74 Mt;1999年原油和成品油净进口额为46.80 Mt[4]。2002年,中国进口原油和油品总量为89.75 Mt,其中原油进口64.91 Mt,比2001年增长了15.2%,进口额达到了127.57亿美元;油品进口20.34 Mt,进口额为37.99亿美元[5]。2003年总的石油(包括原油、成品油和LPG)净进口量已经超过100 Mt,10年来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呈直线上升之势。
    中国目前石油最终可采储量较低,人均占有量只有10 t,居世界第41位;油气剩余可采储量多年没有较大的提高,占世界比重很低,而且储采比又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见表1);加之中国东部高产油田因开采难度增加、成本攀高,大都已进入开采中晚期,因此,中国的石油产量在未来10年左右不可能实现大幅度增长。而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特别是耗能较多的第二产业)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发展(如家庭轿车的增加)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中国国内对石油能源的需求有增无减,供求缺口越来越大,对外石油依存度不断提高,使得石油供应安全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

表1 中国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

年份
1981
1991
2001
2002
储量
份额,%
储采比(中国/世界)
石油/109
19.9
24.0
24.0
18.3
1.7
14.8/40.6
天然气/109m3
0.69
1.00
1.37
1.51
1.0
46.3/60.7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June,2002;June,2003)。

    据美国能源部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分别高达50%和60%;而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的数字更高,分别为65%和76%[6]。根据国内有关分析和预测,21世纪前半叶,中国油气特别是天然气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见表2、表3)。日本综合能源调查会下属的国际能源小组委员会则预测,2010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将达到330 Mt,超过日本而居亚洲第一位。曾以《石油风云》力作闻名于世、现为美国剑桥能源研究会主席、美国战略能源研究与开发特别研究组主席的丹尼尔·耶金也十分关注亚洲新的能源消费大国特别是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态势。他说:“世界总体石油生产能力的增长必须满足来自发展中国家需求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中国和印度主导的需求增长。”[7]尽管国内外有关的预测数据有一定的出入(见表4),但对中国石油安全变化趋势的估计却是一致的:即国内原油自给率不断下降,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

表2 中国石油中长期供需平衡与对外依存状况
Mt

年份
国内需求量
国内产量
供需缺口
对外依存度,%
2010
300
170
130
43
2020
400
180
220
55
2050
500
100
400
80
资料来源:周凤起、周大地主编.中国中长期能源战略.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339。


表3 中国天然气中长期供需平衡与对外依存状况
108m3

年份
国内需求量
国内产量
供需缺口
对外依存度,%
2010
1 000
700
300
30
2020
2 000
1 000
1 000
50
2050
3 000
2 000
1 000
33
资料来源:周凤起、周大地主编.中国中长期能源战略.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339。


表4 国内外机构对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预测结果比较

预测机构
2010年
2020年
中国能源研究
46~5255~62
国际能源机构(IEA)6076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49.765.5
欧佩克(OPEC)4552

    石油对外依赖程度越高,表明石油供应安全越可能具有脆弱性。有人说,中国未来石油安全问题的出路在“海外”,从发展的眼光看,这种观点似乎有些危言耸听。但它却道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国际石油市场和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中国的石油安全战略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石油对外战略或石油国际战略。

3 国际环境对中国石油安全的制约

    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石油经济的全球化浪潮逐渐形成。全球化意味着石油生产和贸易将向世界各地的市场开放,而石油安全供应是有关石油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石油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将会使原本对世界经济与政治局势影响深远的石油资源主导权的争夺更趋复杂难料。石油作为不可再生的先导资源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将会成为21世纪国际争夺与控制的焦点。由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迅速融入全球化进程,以及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的不断提高,中国能源安全特别是石油安全日益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相关联。国际环境对中国石油安全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制约因素。这里主要分析国际环境对中国石油安全的制约。
    (1)全球油气资源的政治性博弈和控制权争夺愈演愈烈,中国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有利空间可能被挤压
    对于石油在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中的战略地位,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专家汉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煤层气开发经济模型

  • 下一篇文章:2005年世界经济展望和中国的对策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石油: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与国际战略”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石油: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与国际战略”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关于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分析与措...
  • ››燃油税政策的国际比较对我国的启示...
  • ››油气田经济产量研究综述
  • ››关于石油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几...
  • ››石油销售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发展的技术挑战与...
  • ››国有石油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
  • ››石油地质类型及其区域特征
  • ››烧石油焦GRECO燃烧器及其应用
  • ››石油天然气企业GIS系统应用研究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