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石油能源 |
|
|||||
从国家安全及战略高度出发大力发展我国的燃料电池发电技术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2:04:04 点击数:[] ![]() |
|||||
不相称。其主要原因在于:研究力量分散,经费投入少,没有产业界的参与。尽管国家科技部也将燃料电池技术列为"九五"攻关项目,但经费较少,年度经费仅为百万元级,与发达国家数亿美元的投入相比微不足道。承担研究任务的也只是中科院等少数科研院所,没有企业的介入,很难形成产业化的趋势。而美、加、欧、日则有数十家专门研究开发、生产制造燃料电池的公司,如加拿大的Ballard公司,其资产已达10亿美元。 从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发,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军民两用燃料电池发电技术。为了促进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实用化商业化研究开发,建议由国家科技部、国家发展委、国家经贸委牵头,根据国家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制订规划,组织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家电力公司、石油集团、石化集团及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参与研究开发。集中研究力量,加大经费投入。除国家加大研究经费投入力度外,各大电力、电气、汽车、石油、石化等企业也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从事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比如国家电力公司系统,1998-2000年城乡电网改造总费用达3000亿元,可否从中拿出10亿元用于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 下世纪头十年,将是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商品化、产业化的重要阶段,其技术实用性、生产成本都将取得重大突破。分散电源供电系统-燃料电池发电厂必将在21世纪内取代以"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电力系统,成为电力行业的主力军。而燃料电池的普遍推广应用,必将在能源及相关领域引发一场深刻的革命,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带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领域的这场革命,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都必须给予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准确把握它所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未来。针对电力工业,我们不应过分强调发展更高的电压等级、更大的单机容量以及大区电网互联等。适当控制单机容量、电压等级、电网规模的发展,而应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上来,使之早日实用化产业化,为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衣宝廉. 燃料电池现状与未来.电源技术,1998;22(5):216 2 陆天虹 孙公权. 我国燃料电池发展概况. 电源技术,1998;22(4):182 3 郑重德等.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进展.电源技术,1998;22(3):133 4 陆虎瑜.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开发及应用进展. 电工电能新技术,1999年第2期 5 徐洪峰.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数学模型评述. 电源技术,1999;23(1):33 6 衣宝廉等. 千瓦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电源技术,1999;23(2):120 7 赖 坚. 值得高度重视的新型产业-燃料电池. 中国能源,1998,3 8 张 强,李彦鹏,许晋源.利用煤层气资源开发燃料电池的探讨.新能源,1998,20(8).35-39 9 日本燃料电池的开发和应用. 新能源,1998,20(11).40-44 10 毛宗强.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最新进展. 新能源, 1999,21(1).7-10 11 刘世友 李京萍. 燃料电池的开发与展望. 新能源, 1999,21(2).39-41 12 王梅义. 有感于美国西部电网大停电.电网技术,1996,20(9).P43 13 郭剑波. 1996年8月3日马来西亚全国大停电. 电网技术,1996,20(10).P6 14 台湾全岛发生重大停电事故. 中国电力报,1999年8月8日 15 台湾全岛大停电. 辽宁日报,1999年8月3日 16 燃料电池光照未来产业路.科学时报, 1999年6月17日 17 各国燃料电池发电现状. 中电波尔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1998年3月 18 Leoj.M.J.Blomen, et al. Fuel Cell System. Plenum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93 19 Beek.N.R, Hammerli M. The Canadian Fuel Cell R&D Program. In: Fuel Cell Seminar, Part 3, Oriando, USA, 1996 20 Cameron.D.S. The Fifth Grove Fuel Cell Symposium. Platinum Metal Rev, 1997; 21:80 21 David.P.W, Alfred.E.S. General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f Solid Polymer Fuel Cell Technology At Ballard. In: Proceeding 2nd Int Symp On New Materials For Fuel Cell And Modern Battery Systems, Montreal, Canada: July 6-10,1997:27 22 Ballard Power Systems Inc. Annual Report, 1997 Attach Importance to Develop Fuel Cell Technology for Our State Security and Strategy Liaoning Electric Power Co.Ltd (shenyang 110006) Feng Yuquan Liaonin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shenyang 110006) Yang Ying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