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 |
|
|||||
调研:农业“零赋税”催生乡镇新体制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5:14:07 点击数:[] ![]() |
|||||
据记者了解,造成乡镇撤并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乡镇机构庞大,人员精简困难。即使勉强合并,如果解决不了人员分流问题,撤并乡镇的目的也很难达到。据曾任大侯乡乡长的刘克俊介绍,大侯和营盘两个乡合并前,大侯乡有干部职工138人,教师280人,营盘乡的干部职工人数比大侯乡还多。两个乡合并后,乡财政供养人员达到800多人。僧多粥少,工资发不下来,再加上两个乡都负有几百万元的债务,干部职工成天打着标语到市里上访、告状,乡里各项工作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乡里又不敢随便分流人员,对不少乡镇干部来说,分流就等于下岗,只有回家一条路。在基层,能进到乡镇政府工作,要么有本事,要么有背景,你让谁走不让谁走?如果来真的,弄不好就会影响稳定;如果不来真的,乡镇包袱势必越背越重,合并的目的也难以达到。实在左右为难,最后只好"各回各家"。贾寨镇党委书记耿令华告诉记者,他们镇土管所原有15个人,八里堂乡土管所有10个人,两个乡镇合并后,25个人天天围着农民的房子打转转。一见谁家盖了新房,马上就跑去收费、罚款。因为过去分属两个乡镇,罚款标准还不一样,同样是3间新房,有的村罚1000元,有的村罚500元,农民意见很大。计划生育检查、结婚登记,因为人员没有分流、各有一套人马,干脆各弄各的。上面让填报表,也是各填各的,最后再由镇领导把两个表上的数字相加后上报。 二、乡镇财政缺口大,债务负担不平衡,也是造成乡镇撤并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耿令华告诉记者,贾寨镇和八里堂乡合并后,债务加起来差不多有1000万元。尤其是八里堂乡,欠的还都是个人的钱,债主成天追着屁股要。合并前3个月,仅法院的强制执行通知书,乡领导就接到10多份。欠账那么多,上级不管,集体没有,又不敢向群众伸手,就是神仙也没办法。尤其是实行税费改革以后,乡镇收入大幅减少,光发工资都不够,如果再还旧债,日子根本没法过。经过几个月的"磨合",最后还是决定"好合好散"。合并后的营盘乡日子也不好过。两个乡合并前,大侯乡有个农田水利方面的世行贷款项目到期,需要偿还。合并后,县财政直接从营盘乡的财政转移支付款中扣除了应该偿还的贷款30万元。此举引起了营盘乡干部的不满。这些干部说,我们的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凭什么替大侯乡还贷款?于是,40多名干部跑到市政府,要求给个说法。2002年夏季收农业税时,两个乡的群众都怕自己交的钱被另一个乡使用,或用于还账,干部们则怕自己收了税款却发不了工资,最后,对上级的交税通知,他们干脆都不理不睬。据虞城县有关负责人介绍,因为种种矛盾难以调和,2003年4月,一度被撤并的大侯、八里堂、三庄等三个乡镇,各自又恢复建制,县里也重新配备了领导班子。但是,因为人员负担太重,这些乡镇日子都很难过。据刘克俊介绍,由于去年农业税降低3个百分点,而乡里的人员、开支压缩不下去,到今年4月初他离开大侯乡时,乡里的债务已经超过400万元。最多的一天,他曾经接到法院的4份"强制执行通知书"。 贾寨镇党委书记耿令华告诉记者,仅去年一年,贾寨镇就新增债务70多万元,加上陈账,贾寨镇外欠债已达540万元,今年农业税全部减免后,光靠工商税收,全乡干部职工不吃不喝,差不多也要10年才能还清欠账。 据虞城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介绍,因为农村税费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乡镇收入急剧减少,2004年秋季,商丘市又组织各县进行了一次乡镇机构改革,要求大乡保留77人,小乡保留71人。按此标准,虞城全县需要分流干部职工近5000人。个别人多的乡镇,需要分流300多人。后来,也是因为上级没有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市县财政难以支付巨额人员安置费用,这一改革最后也是不了了之。总结是报上去了,人员却没有减下来。 有着22年乡镇工作经验、现任虞城县广电局党组书记刘克俊认为,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农业税全部取消以后,乡镇撤并、人员精简工作势在必行,这也是保证农民负担不发生反弹的治本之策。问题的关键是,要想减负,必须减人;要想减人,必须要精密部署,统筹安排,不能简单地向社会上一推了之。对这个问题,国家要早下决心,尽快拿出方案和政策。如果对债务和人员问题解决不好,撤并乡镇的目的就很难达到,减负工作就会始终存在隐患。 行政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取消农业税费,使乡级财政的主要功能行将消失;扩大基层民主自治,为乡镇行政开辟了新的空间。这一系列深刻变革,使乡一级政府原有的经济、政治、文化资源受到严重削弱。乡一级政府现有的职能与拥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资源已严重不对称,乡镇政府转型已迫在眉睫。 体制转型:困难与希望同在 农业税虽然在农民总的收入账中并不占很高的比例,而取消它,对乡镇治理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树凯认为,农业税取消后乡镇治理有三种可能走向:一是政府自觉地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良性转变;二是基层政府长期徘徊在"茫然期",财力、人员与职能逐渐萎缩;三是基层政府在生存危机中千方百计寻找到新的获利渠道,继续维持乡镇臃肿的机构及人员的生存。"目前我们就处在转变的关节点上。"这一关节点对执政者是一个艰巨的考验。20多年来尤其是近10多年来,乡村治理的种种弊端,历史上的种种遗留问题,最后以两个集大成的难题出现:一是县乡村债务,这些债务的真实"账单"究竟有多大?如何分清中央和地方对债务的不同责任?二是庞大的冗员队伍,到底要精简多少人?国家要拿出多少分流人员的改革成本? 解决这两个集大成的难题需要智慧,需要时间,更需要基层经济的发展和改善治理的种种实践。 转机正在显现 "零赋税"时代对乡镇治理意味着什么?在一些开明的乡镇干部眼中,农业税废除其实为乡镇工作带来了重大转机。 湖南衡阳县三湖镇党委书记陈文胜说,要到中央去放爆竹的不仅仅是农民,还有乡镇干部。"原来乡镇干部是被动工作,向农民要钱要粮,面太广,与家家户户面临对立。现在乡镇干部从与农民的对立中摆脱出来,走向合作。这从根本上解放农村干部,把捆在我们身上的绳索彻底斩断了。""过去的乡镇干部70%以上精力应付任务完成,把老百姓的钱收给国家。"有长期乡镇工作经历的县"改革办"罗友叶认为,免除农业税给乡镇干部带来三个最明显的好处:一是直接减少党群干群矛盾;二是可以让乡镇干部真正把职能归位到服务,有较好的心情和精力;三是乡镇可以把工作真正放到发展民营经济上去。衡阳县"改革办"欧阳中球调查认为,农民对乡镇政权在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经济发展等方面还是存在需要。西方经济学家称政府是"守夜人",现在乡镇政权也应如此,"不扰民,看起来还不够,实际上起维护秩序的作用"。 对县乡分流干部来说,被迫离岗固然痛苦,但痛苦也许是暂时的。一些干部群众谈到,现在乡镇干部的岗位形同"鸡肋"。一大批乡镇干部走向社会后,解除的也许是锁链,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他们有文化底子,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社会资源,在市场经济中打磨后,或经商、或务农、或打工回来创业,将成为农村新一批精英,带动农村的发展。 蒲城:厘定乡镇职能,整合干部资源 与乡镇体制改革的踟蹰难前、争议频仍相比,当前对乡镇政府职能的发挥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不适应症"问题,人们有着大致的共识。与一些地方乡镇体制改革中以机构人员高度精简为最终目标指向、以交叉任职等方式推进的改革实践不同,陕西蒲城县结合农业经济发展重整乡镇干部资源,围绕服务与管理两大职能重新整合乡镇干部资源,建立起务实、便民的乡镇机关工作运行机制,使乡镇干部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找到为民服务的切入点,在发展中推进机构和人员的精简。陕西省渭南市管辖的蒲城县,是关中地区的重要"粮仓"。去年以来,蒲城县的24个乡镇通过机构重设、岗位重定、人员重组、职能重分进行了改革。结合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及其布局,将乡镇机构分为行政管理和经济服务两大部门。综合管理部门统一设置党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3个办公室。经济服务部门统一设置"两办两中心":民营经济和城镇建设办公室,劳务输出和畜牧业服务中心。乡镇机构重新设置后,县上把选人定岗的自主权交给乡镇,通过竞争上岗等办法达到人员的优化组合。一般干部身份不变,双岗多能。全县新组建的乡镇机构共有干部1145人,从事行政和经济服务工作的比例为0.34:0.66。龙池乡党委书记刘福朝等干部说,乡镇机构设置的变化看似简单,却改变了以往重管理、轻服务的传统工作模式,构筑了服务农民增收的工作平台,为乡镇切实降低运作成本、提高运作效率打下基础。为了提高乡镇干部适应市场经济和发展经济的能力,蒲城县决定从今年起采取"带薪离岗"政策,让乡镇干部出外打工或办企业,同时促进乡镇人员分流。 衡阳:探索县乡改革联动 记者4月中旬到达采访时,湖南省衡阳县的县乡改革正如"山雨欲来风满楼"。2005年初,湖南省衡阳市把干部臃肿、财政困难的农业大县衡阳县作为全市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县。衡阳县在县委会挂出了"改革办"的牌子,领导小组由新任县委书记邹文辉担任。3月初,衡阳市13名干部配合衡阳县"改革办"组成5个组,到各乡镇和县直机关与事业单位开展调查摸底。4月9日到12日,县委书记邹文辉带队远赴湖北省监利县,了解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和县直机关改革的经验,然后转道湖南最早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津市,学习化解乡村债务的办法。记者了解到,目前基层干部群众盼望国家早日出台改革政策,即使一个省出台政策也有利于改革进行,避免观望、等待的局面,防止改革先行者出现与日后的大政策不一致、"翻烧饼"。 衡阳县改革思路最值得关注的是,把县乡放在一起整体考虑。当地干部认为,从难度上,应该先乡后县。从实质上来说,应该先县后乡。县"改革办"罗友叶的理由是:县级干部超编比乡镇严重得多;县级机关纯粹吃财政饭的多,不像乡镇干部能够提供服务;乡镇干部工资到位比较少,而县级机关到位齐,只有改革县级机关,才能够直接减少财政支出。 孕育中的治理新格局 中国2000多年来第一次废除农业税,对乡村治理所产生的重大变数,远远超出一般的理解。废除农业税给农民带来经济上的好处,也许还不及政治权利的释放。像全国很多地方一样,湖南省目前正在开展第四届村民委会员换届选举工作。农业税的废除,无疑将为"草根民主"的发育创造历史性条件。 致力于在衡阳县三湖镇推进乡村变革的党委书记陈文胜说,过去,乡镇政府要靠村干部交很多钱,哪个人能收上来就能当干部。原来乡镇一年要通过收农民负担交县政府几百万财政任务,县里在给乡镇主要领导"帽子"时必然要考虑能否交"票子"。从2005年年初开始,衡阳县取消考核乡镇主要领导时财政税收"一票否决"的制度,将其职责定位为协税。陈文胜说,现在县和乡镇经济上的依附关系已经不存在了。"乡镇民主政治的时代也已经开始了,乡村民主治理的条件已经成熟。"陈文胜乐观地认为。乡镇民主政治时代,不仅需要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还需要一大批有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村民。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党委书记赵树金告诉记者,为防止镇政府运行与村民的期盼脱节,去年9月起,他开始"自我挑战",与炎黄农民研究中心合作,首次请来4个村的村民代表开展"乡镇干部民主评议活动",以了解政府要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在镇里的人大代表活动室,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开了:"我希望政府部门给农民搞些订单生产,让农民有种有销,不要走弯路。""现在有些干部只知道是镇里的,姓什么,干什么的,就不知道了。希望镇里督促农业、林业技术人员常下乡。""有的政府部门不太负责,能让老百姓评价他们,这样他们也一定会认真工作的。水委会修水渠、林业站管理的经济林、用材林,早该做的事,他们也该好好管管了。""政府部门早就该听听村民的意见了。比如秋收季节,上级农机或交通部门到村里来查车,外地车进不来,本地车又不敢跑。这严重影响农民收入。应该有农业绿色通道,这该是政府部门改革的事了。"记者在镇里采访时了解到,镇党委政府决定在2005年改革镇里包村干部的考核细则,把干部一定比例的工资拿出来,让所包村的村民代表打分决定是否发放。镇党委书记赵树金说,希望这能激励机关干部真正到村入户为民办实事。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