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提高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的大力实施。”[6]同时,要加强适宜于农民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注重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面向广大农民。
3. 2 完善农村文化政策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目前,我国农村的文化建设普遍滞后,文化基础设施更是少得可怜,造成大部分农民没有城市人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文化发展的便捷渠道。而要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要完善党和政府的农村文化政策,另一方面要努力发送农村的文化设施。
3. 2. 1 完善农村文化政策
近年来,中央一直在强调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城镇化建设,这是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农民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城镇化建设,单靠政府增加教育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出台政策鼓励农民进城务工,边务工边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城市文化熏陶。
同时,政府要鼓励农民发展自我教育。例如,河北省黄骅市孔店村以金丝小枣而闻名,他们就是自己种植、自己研究,从而琢磨出属于自己的一套种植方式,通过不同产业大户的示范,组织农民现场观摩学习,进行“田间教育”,动手学习,使农民喜闻乐见,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有成效,从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一做法,很是值得借鉴。
3. 2. 2 完善农村文化设施
文化设施是农村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衡量一个乡镇、村文化发展水平的主要依据是看这个乡镇、村的文化设施如何。农村文化设施包括地皮、房屋、装备与工具、资料等,这些设施是随着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而逐步完善的,其对农村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是提高农民的文明程度和精神文化素养的重要方面。因此,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农村文化事业,要利用一切社会力量建设农村文化设施,增加农村文化设施的数量,提升农村文化设施的档次,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步伐。
总之,农村文化水平影响着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农村文化水平的落后是制约农村全面小康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我们要着眼于提高农村总体文化水平,切实培养知识型农民,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和政策体系,推进农村全面发展,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 (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3] 郭国峰,温铁军.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经济问题, 2006(11): 86-87.
[4] 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5] 杨泽娟.新农村视角下农民“素质缺位”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
求实, 2007, (8)51-52.
[6] 何 强.对于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的思考[ J].学习与探索, 2007(4): 21-22.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