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社会学论文农村研究
   欧村实验分析报告      ★★★ 【字体: 】  
欧村实验分析报告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5:07:48   点击数:[]    

5、老年人组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社会变迁速度明显加快,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老年人尤其是农村的老人作为一个群体日益被边缘化,成为社会上被严重忽视的一个群体,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一种客观必然,但是对于社会发展也有诸多不利因素。为了使农村的老人能够发挥余热,过上“老有所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生活,我们可以在村子里成立一个老年人组织,比如说:老年人协会等。欧村现在60岁以上的人有22个,占村民比例达到10%。由于常年不外出,他们现在已经很难与外界进行沟通,他们只会说客家话,也听不懂普通话,交流严重受阻。如果在村子里成立这样的一个老年人组织,发挥老人的作用,对于建设一个和谐发展的社区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6、乡村图书室。在农村,一到农闲时间,人们就用打牌,打麻将来打发日子,缺乏文化娱乐设施。所以,在现有的一些实验点新乡村建设实验的实践者们就协助农民建立了各种乡村图书室,使农民拥有一个学习的空间。在欧村还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妇女出去劳动,男人们却时常闲居在家闲聊度日。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募捐或者购买一些书籍创办一个乡村图书室,充实人们的业余生活,也提高人们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

7、社区快报。目前的网络、电视、报纸等传媒宣扬的价值和理念很少符合农民的实际生活,严重与现实生活脱节,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通过创办由农民自己负责编辑、自己写稿定稿的社区性的报纸,有利于发挥村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不断学习创新,营造一种真正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环境。欧村实验可以从这个角度出来,挖掘村庄“知识分子”的作用,创办一份由农民自己负责、自己管理的社区发展快报。

创新学习机制,营造社区活力

   欧村实验是建立在相当落后的社会现实基础之上的,外在强大力量的介入给村民描绘了一个远远超越这个基础的美好的图景。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实现这个历史性的跨越,必须在较短的时间里尽可能的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水平,改善村民的知识结构,使之与突降而来的“美好图景”计划相符合。

    按照计划,“五一”农民培训结束后就要成立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选举产生5人理事会和3人监事会。我们可以将村民进行分组,由选举产生的理事和监事兼任小组长,每个小组5-6人。这样划分既可以使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其中,也便于管理。小组长要负责组织所在小组成员的学习组织工作以及其它可能的工作,切实调动每一个成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创新。我们也可以在需要的情况组织这8个小组展开知识竞赛、学习比赛等活动,努力创新学习机制,从而营造一种热爱学习,以学习为荣的舆论氛围,调动社区一切有利因素,为社区的发展服务。

“四位一体”全面推进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她需要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层面齐头并进,从而赢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争取建成一个美好的适合人类居住的农村社区。欧村的实验也应该借鉴其它地方比较成熟的经验,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以最小的改革成本获得最大的综合收益。

欧村实验中心任务的确定要充分尊重农民们的选择,尤其是作为村庄建设主力的年轻村民的选择。在几天的调查中,村民普遍反映现在我们都穷怕了,希望能够借助这个实验生活好起来。这也就是说年轻村民关注的焦点是经济发展。由此来看,欧村实验也必须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为各项工作围绕的中心。事实上,现在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就是仅仅围绕经济发展展开设计的,这也符合农村的现实情况,自然也就能够得到村民们的同意。

由于实验的基础比较薄弱,要想让村民依靠自身力量迅速致富缺乏现实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可以以经济发展为目的来组织农民通过学习以及文化建设来打牢发展的基础。可供选择的途径就是动员农民把村庄的文艺活动给作起来,使人们真正的体会到合作的好处,培养农民合作的能力,发挥其自身的无穷的创造能力,促发更深更高层次的合作。可以说,文化建设,学习机制的建立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效的突破口。

在以往的一些乡村建设试点中,为了避免村级组织及工作人员,特别是村两委成员对合作社的不适当的干涉,我们在主观就在合作社的领导机构架构上忽视甚至是排斥村委班子的参与,事实证明这样一方面确实可以保证农民的自主权,但另一方面却在村两委之外树立了一个新的并不一定完全符合村庄实际的“权威”的出现,这对村庄的和谐发展不能说发挥的都是积极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个村民的参与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村级干部也不例外。在欧村的实验中,我们也应该如此。

在改革开放,经济社会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使农民的私心加重,农村的公共水利、沟渠维护、道路交通等都遭到了破坏,社会风气也出现了诸多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一些变化。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恢复和重建农村的公共设施,重新打造农村的社会风气,再造“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面貌。目前,欧村的公共设施建设还比较差,公益事业发展落后。所以,我们在实验中要注意建设的社会效益。既可以通过合作社提取积累来投资必要的可能的公共设施建设,也要通过老年人协会等组织来为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的老龄人的正当合法权益提供现实的基础和组织保障,还要搞好村庄的环境等方面的工作。

由上述分析可见,新农村建设之欧村实验应该而且可以是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四位一体”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

再造农民福利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所以,作为“十一五”规划重要内容之一的新农村建设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提高农民的福利水平。

福利是人们对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是对自身所处的主客观环境的主体性评价。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迅速变迁,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追求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着内容侧重点不同的社会福利观。就乡村社会而言,这也影响着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民对新农村建设不同内容的有选择的参与。

正如上面的分析,农村的青壮年的人生价值观念决定着他们对经济财富、物质利益的追求。换句话说,农村青壮年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加关注自身物质福利的多寡。在这里,物质福利存在着一个参照系也就是参照标准的问题。在不同社会群体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农民的参照标准定的越高,他们对物质福利的迫切之心就越强烈,对自身的经济条件就会越不满,在实践中也就会更加关注物质收入的提高。由于欧村贫困现象非常明显,所以年轻人,尤其是出去打工过的年轻农民就会更加关注自身物质福利的增加,所以要再造年轻人的福利,就必须发展好经济,使农民能够增加收入。

对于老年人以及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村庄的妇女来说,他们更加关注的是精神上的享受、文化上的福利。社会的迅速变化加速了人们观念的改变和社会经验知识的更替,使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面临着新的挑战。他们生育养育多年的儿女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许多人常年不在家,老年人生活在孤独寂寞中,被迫与孙儿辈的孩子相依为命。然而,他们大半辈子积累的生活经验却因为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所产生的“时间压缩效应”中落后于社会的需要而不能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这一方面造成了农村社会传统知识和经验的流失,另一方面使老年人更加滋生老来无用的想法,陷入生活的阴影。所以,对他们来说,在不愁吃穿的基础上更加渴望的是在精神文化上得到享受,使自己能够发挥出老年人所拥有的价值。这也是我们在实验中倡导作老年人协会的主要原因。对于农村妇女而言,她们也拥有一定的空闲时间,而平时的主要活动就是三五成群打麻将、打扑克,以此来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其潜在的需求就是能够获得精神文化生活,享受较好的文化福利、精神享受。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文艺组织的建立来给她们的闲余生活搭建一个好的平台。

对青少年、儿童来讲,他们都处于基本社会化阶段,他们的福利应该更多的体现在社会化的任务上,其中重要的是要明确生活的目标,学会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等。在这个阶段,由于人生价值观念的冲突、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父母和社会过高的期望等会使他们中的一些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使之不能有效的与周围的环境融合。针对这个问题,欧村实验在建立乡村图书室为村民和孩子们提供学习场地之外,也可以引导大学生到村庄作不定时的义务支教活动来解决。

小结

欧村实验是在中央和政府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由村庄的外出青年精英发起的,其制度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的可能性,但是要顺利发展成功却不是这样的简单,她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的逐步的推进,不能过于急功近利。我们希望在各种力量的综合效应下,这个实验能够取得成功,为欠发达农区的发展提供可恭借鉴的经验。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下一篇文章:国家对农村现行管理方式的体制缺陷──从南村调查剖析中国的乡、村基层组织现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欧村实验分析报告”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欧村实验分析报告”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新形势下村委会成员竞选应注意的几...
  • ››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及其影...
  • ››城乡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农地利用影响...
  • ››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婚姻稳定性的...
  • ››农村土地使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中国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综述
  • ››抓好农村信访是构建和谐乡村的关键...
  • ››完善民族乡村治理的路径:基层行政...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
  • ››从文化的视角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
  • ››欧村实验分析报告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